特斯拉自駕技術遭美陪審團打臉!恐衝擊馬斯克無人計程車雄心
記者李琦瑋/編譯
上週,特斯拉(Tesla)因一起2019年搭載「自動輔助駕駛(Autopilot)」系統的Model S致命車禍,在法庭上敗訴,這項判決可能衝擊其新興的無人計程車(robotaxi)擴張計畫,並加劇外界對特斯拉自駕技術安全性的擔憂。

佛羅里達州一家陪審團於上週五裁定,特斯拉須向車禍受害者支付約2.43億美元的賠償金,並認定其「自動輔助駕駛」軟體存在缺陷。但特斯拉堅稱駕駛應負全責,並誓言將上訴。
延伸閱讀:特斯拉品牌忠誠度重挫 馬斯克力挺川普後顧客轉向他牌
這項判決是在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相關碰撞事件經歷多年聯邦調查與召回後做出的,對於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正尋求監管機構批准,以在全美迅速擴展無人計程車服務之際,無疑是一大打擊。
行動交通領域的法律專家麥克·尼爾森(Mike Nelson)表示,「這類判決帶來的公眾觀感,將會加劇監管機構的壓力,促使他們表示『在進行更多審慎調查之前,我們不能讓這類技術上路』。」
法律專家與特斯拉投資人表示,特斯拉恐怕很難說服州政府監管機構,證明其技術已準備好上路,這也威脅到馬斯克年底前讓無人計程車服務覆蓋美國一半人口的目標。
在來自全球的競爭加劇,以及公眾對馬斯克政治觀點的反彈下,特斯拉旗下老舊車款的需求已降溫,因此擴展無人計程車服務對特斯拉來說至關重要。特斯拉高達兆美元的市值,很大一部分都建立在馬斯克對機器人技術和AI的押注上。
分析師指出,自駕領域的成功,將取決於能否贏得監管機構和潛在客戶對其全自動輔助駕駛(FSD)軟體的信任。律師事務所Davis Goldman的共同管理合夥人亞倫·戴維斯(Aaron Davis)表示,「判決的時間點對特斯拉的FSD推廣和無人計程車來說糟透了」,現在已有一種觀點認為,特斯拉業務的某些方面是不安全的,而且該公司宣傳的安全程度,可能不如其所言。
完善自動駕駛車輛的過程比預期困難。高昂的硬體成本、多年的試錯和監管障礙,已迫使許多業者關閉或轉型,包括通用汽車旗下的Cruise部門。
然而,馬斯克一直追求他所謂更簡單、更便宜的道路,只依賴攝影鏡頭和AI,而非像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亞馬遜旗下的Zoox等公司那樣,使用昂貴的光達(lidar)和雷達等感測器。
經過多年延遲後,馬斯克在今年6月在德州奧斯汀進行了一項小規模的無人計程車試驗,約十幾輛Model Y休旅車上路,每輛車都配有一名人類安全監控員坐在副駕駛座。雖然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對安全採取「超級偏執」態度,但他同時也承諾將迅速擴大服務,並在未來5個月內覆蓋美國一半人口—這與Waymo多年來謹慎的推廣形成鮮明對比。
在特斯拉進入市場前,Waymo是美國唯一提供收費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的公司。目前,特斯拉正在加州、內華達州、亞利桑那州和佛羅里達州等數個州等待批准。
資料來源: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