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嫦娥六號探月任務 最快6月初登月

編譯/李寓心

嫦娥六號是由中國國家航天局組織的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月球探測任務。示意圖。圖取自 SPACE

中國「嫦娥六號」探月採樣返回任務的太空船,在5月3日使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從文昌太空發射場升空後,如今正在繞月運行準備登陸月球背面,實現月球南極的軟著陸目標,也是執行嫦娥五號後的第二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

根據報導,嫦娥六號為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探測任務,飛行器整體結構將與嫦娥五號相近,最快計畫在6月初降落於「南極-艾特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n),是月球背面一座被公認為月球上最大、最古老和最深的撞擊隕石坑。目前太空船正在等待該區域最佳的光照條件,在盆地內或周圍尋找最適合的登陸點。

更多新聞:中國嫦娥七號月球任務 瞄準月球南極隕石坑

為期53天的探月任務

若一切順利的話,「嫦娥六號」探測器將降落在月球表面,搭載的太空船則繼續繞月運行,並在登陸後48小時內,由探測器伸出機械手臂,挖取月球上層的岩石和土壤放置在上升器內,以便離開月球與軌道上的太空船對接。預計經過5天的飛行,嫦娥六號探測器將返回地球大氣層,降落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地區。

登陸區為月球探測的關鍵地點

這次中國將登陸月球的「南極-艾特肯盆地」,是未來月球探測和月球採樣返回的首要目標地點之一。實際上,嫦娥六號還有另外一個候選著陸點「cryptomare」,為阿波羅盆地以南的一段火山沉積物,部分被隕石坑或其他特徵隱藏,稱為「區域1」。該區域不僅是嫦娥六號的候選登陸點,也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潛在月球任務「耐力號」(Endurance)的著陸點,計畫穿越盆地中心,在該區域執行採樣返回任務。

科學家們表示,這些任務收集的樣本,將作為評估月球背面早期演化進程的關鍵實資料,並與中國嫦娥五號任務和美國NASA載人阿波羅任務,從月球正面收集的樣本進行比較,有助於解開月球沉積物在兩半球不對稱的原因。

資料來源:SPACE

瀏覽 1,385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