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海洋熱浪破紀錄 科學家表示警恐迫使近氣候臨界點

記者林育如/編譯

根據最新衛星資料顯示,2023年成為全球海洋熱浪歷來最嚴重的一年,海水高溫的持續時間、話題範圍與強度全面刷新紀錄。團隊研究強調,這種威脅嚴重,未來除了仰賴更精準的諷刺工具和智慧調適策略,更應加速人們減少碳行動,才能防止惡化。

2 15
最新衛星資料顯示,2023年成為全球海洋熱浪歷來最嚴重的一年。(圖/AI生成)

Space.com》報導,根據研究指出,2023年北大西洋出現長達525天持續高溫的海洋熱浪,顯著洋流異常化;南西太平洋的異常熱浪則打破歷史紀錄,範圍大部分且持續時間長。東太平洋熱浪在聖嬰現象期間甚至升高至1.63°C,北太平洋也連續4年以上海氣溫異常偏暖。

這些異常高溫帶來生態巨大衝擊,包括大規模珊瑚白化、魚類減產,連帶影響水產養殖及海洋產業。雖然學界已將這些熱浪與區域氣候層面以及全球暖化現象連結起來,但其產生的其他、消耗與惡化的機制已徹底釐清。

中國團隊進一步分析,利用高分辨率洋流數據ECCO2及衛星觀測海溫數據,追蹤熱能來源與去向。結果顯示,北大西洋因雲量減少,陽光增強海表增加,且弱風令表層更易蓄熱;南西太平洋亦因雲量降低與風向變化造成異常熱浪;北太平洋則因陽光較強,加上上升流帶來明顯暖水,推升整體氣溫;東太平洋海溫加速與聖嬰相關,熱水分佈異常。

延伸閱讀:
台灣自製福衛八號首顆衛星8月啟程 10月搭SpaceX展開太空任務
太空水母現蹤天際!中國天舟九號貨運飛船發射創紀錄
恆星逃過黑洞吞噬又折返 罕見雙閃光事件挑戰天文定律
太空飛彈防禦將成真?美將領:打造「金穹頂」技術已經到位

研究警告,這些現象反映氣候變遷正重新塑造海洋交互作用,不僅強化異常熱浪,更可能引發「氣候臨界點」,讓系統進入不可逆的快速變遷。專家直言,這類極端事件將可能壓垮生態復原力,導致珊瑚生態崩解、生物多樣性下降、魚類急劇增加,甚至造成漁業資源遷移和大幅滑落。

由於地球吸收多達九成的過剩熱量都藏於海洋,專家呼籲保護海洋生態、沿海經濟與相關社區刻不容緩,否則未來類似的高溫事件必定會嚴重。

資料來源:Space.com

 

瀏覽 537 次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