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又多一個新坑!NASA LROC驚見「小雀斑」撞擊痕跡
記者林育如/編譯
好消息來了,月球的坑洞清單又長了一筆!11月13日,NASA的月球勘測軌道器相機(LROC)團隊宣布,他們在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上發現了一個全新的撞擊坑。這個直徑約22公尺(72英尺)的坑,估計形成於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之間,位置就在著名的羅默(Römer)隕石坑北側。

雖然這聽起來驚人,但對LROC團隊來說,發現月球新坑並非第一次。LROC的特色之一就是能進行時間序列分析——也就是對比同一區域不同時間拍攝的月球影像。透過這項技術,科學家已經發現數百個新的撞擊坑,證明月球表面即使在人類觀測的時間尺度下,也在不斷變化。早在2016年,LROC就統計出自2009年任務開始以來,已有超過200個新坑被確認。2023年,月球探測器甚至觀測到一個可能由人類造成的撞擊坑——俄羅斯「盧納25號」月球著陸器墜毀造成的痕跡。
延伸閱讀:
AI揭示33億年前生命化學痕跡 光合作用比想像早出現
2024 YR4小行星曾升至三級警報 地球脫險、月球反成新風險
月球塵埃大作亂!黏附、帶電與混亂挑戰登月基地
最新發現的這個新坑,被科學家形象地稱作月球上的「雀斑」。觀測顯示,撞擊時噴射出亮色物質,形成向外輻射的「陽光射線」圖案,與先前新坑的特徵類似。LROC團隊指出,隨著時間流逝,這些亮色射線會逐漸變暗,融入周圍的月壤顏色之中。
研究月球新坑不僅充滿趣味,也非常實用。它有助於科學家理解月球的撞擊頻率與坑洞退化速度,對即將到來的載人登月任務至關重要。NASA的「阿爾忒彌斯(Artemis)」計畫計畫在未來十年將人類再次送上月球,尤其是南極附近的登陸區。了解地形細節,包括坑洞分布、光照條件、通訊品質甚至月震情況,對確保任務安全至關重要。
正如LROC團隊所說,「每一個新發現的坑洞都是我們更好認識月球、規劃安全登月的寶貴線索。」隨著各國爭相重返月球,這顆小小的「雀斑」,也提醒我們,即使是熟悉的月球,仍隱藏著許多未知與驚喜。
資料來源:Space.com、lroc.im-ldi.com、The Daily Galax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