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太空長期旅途 「冬眠」可能是最佳選擇

編譯/李寓心

2016年美國一部電影《星際過客》(Passengers),講述人類透過休眠的方式,前往距離地球60光年的行星「家園II號」(Homestead II),因星艦故障而提前被喚醒的故事。如今,歐洲太空總署(ESA)表示,電影情節的太空旅行,很有可能發生,因為冬眠可能是人類,在具有風險的長期飛行下,最好的解決方案,但又該如何做到呢?

冬眠可能是人類,在具有風險的長期飛行下,最好的解決方案。(圖/123RF)

根據報導,ESA生命科學部門的負責人Van Ombergen,正在研究長途太空旅行中,使人類進入冬眠的可能性。因為冬眠是生物體,在維持基本功能的同時,減緩新陳代謝過程的一種狀態,透過這種方式,使棕熊和蝙蝠等哺乳類動物可以度過寒冷的冬天,以應對水資源短缺和保存能量。

更多新聞:會冬眠的「人類」!有望在休眠狀態中 飛往遙遠外太空

在長途旅程中「睡覺」 至少不會覺得無聊

對此,Van Ombergen表示,冬眠在很大程度都集中在心理優勢上,飛往火星是一次漫長且無聊的旅程,如同開車8個月而無法停車加油休息一樣,所以冬眠可減輕機組人員的心理壓力。同時,這種新陳代謝狀態可在本質上,降低對水和食物的需求。從ESA研究人員Jennifer Ngo-Anh文章指出,詳細分析出人類前往火星,大約需要30公斤的食物、水和空氣等。

冬眠是風險也是優勢

此外,冬眠可能對太空人的健康狀況,也會帶來正面影響,藉由冬眠機制,降低人類在長時間的太空任務中,肌肉和骨骼在更高輻射下,罹患癌症、白內障和神經系統問題的風險。然而,目前大多數研究計畫目前都集中在動物身上,若是要誘發人類冬眠狀態的話,可能在進入如同豆莢的冬眠機艙後,以藥物來調節新陳代謝和降低核心溫度等,直到回到地球再次重新適應。

資料來源:Euronews

瀏覽 967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