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給的不會照單全收!黃仁勳公開自己怎麼用AI 一定都會問「這一題」
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近日將自己使用AI聊天機器人的方式,像是「生病找多位醫師」他強調自己從不會只依賴單一AI的答案,而是會同時諮詢多個AI,並讓它們互相檢視。
黃仁勳在CNN節目「Fareed Zakaria GPS」專訪中說明,當他從AI收到一個答案時,通常不會馬上接受,他會這樣反問AI:「你確定這是你能給的最好答案嗎?」
他進一步解釋,「這就像你向三位醫師請教意見沒有兩樣,我也是這樣做的,我會把同一個問題問給多個AI,然後請它們比較彼此的看法,最後再從所有答案中找出最好的版本。」

延伸閱讀:黃仁勳斷言:AI五年內創造的億萬富翁 數量將碾壓過去20年
早在今年五月第28屆米爾肯學會全球會議時,黃仁勳就第一次公開分享他自己如何運用AI,他提到自己每天都會問「AI老師」,他會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調整AI的解釋方式,如果是全新領域的問題,他會要求AI「先把內容當成我是12歲小孩一樣做基礎解釋,然後再循序漸進到博士生的程度。」
有研究指出,如MIT的一項調查顯示,使用ChatGPT等工具的寫作任務會導致參與者「認知成本的上升」,對此,黃仁勳坦言自己沒看過該研究,但認為儘管幾乎每一天都在用AI,他的「認知能力其實是在進步」。
他對於外界認為使用AI會降低思辨的說法提出質疑:「我不太明白人們究竟怎麼使用AI才會讓自己不用動腦,但我可以肯定的是,你必須動腦去提問。」
他認為,與AI互動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場問答系統,而要問出好問題,必須主動思考、分析和推理。
他強調:「你必須思考,必須自己去推理,這樣和AI互動才能有收穫。」事實上,黃仁勳並非唯一一位在日常工作中大量融入AI的科技領袖。微軟執行長薩提亞·納德拉也在五月接受彭博專訪時透露,他會善用微軟Copilot處理如郵件摘要、會議準備等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