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腸道健康 只吃益生菌遠遠不夠
編譯/高晟鈞
棲息在腸胃的微生物對於人類健康至關重要。有專家說,腳是人類的第二顆心臟;而腸胃,是人的第二個大腦。腸胃擁有將近1億個神經細胞,僅次於大腦,更擁有種類複雜、數量眾多的微生物群;經由「菌-腸胃-腦」的交互作用,調節體內的消化,甚至是情緒和記憶能力。
許多人都有吃益生菌的習慣,而定期定量補充益生菌,有助於腸胃道健康;除此之外,來自耶魯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其他會影響益生菌在腸道定植能力的因素與機制。
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是腸道的益生菌之一,與其他細菌一樣,可以攝取宿主動物攝入的營養物質。然而,當宿主動物長時間不進食時,這種缺碳環境會觸發益生菌的某種機制,並有益於益生菌在腸道內的定殖。
這種機制主要與無膜胞器和(membrane-less compartments)和液-液相分離機制(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有關。無膜胞器無外乎就是沒有被脂質包圍的胞器,而液-液相分離機制,就像是法式餐館裡的不同工作檯,藉由空間-時間上的區分,藉此為不同生化反應區隔出不同的環境。
人類對這些無膜隔間的認識已經有百年的歷史。益生菌透過將液-液相分離機制,將轉錄因子隔離起來,最後影響其在腸道內生存的能力。研究團隊發現,當缺少該機制過程,細菌就無法在小鼠的體內生存;而缺碳的環境,則會觸發該機制的表現,最後產生益生菌在腸道定殖需要的轉錄因子。
作者Aimilia Krypotou說:「大多數人只在乎細菌的豐富度、數量,但只有我們了解在分子水平上的機制,我們才能決定他是否對於人體有幫助。而這項研究很可能有助於新的腸道健康益生菌療法的開發。」
資料來源:Phys.org
瀏覽 89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