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智慧手錶,資安隱憂該怎麼看待?

圖文/施典志 Tenz Shih

不少家長擔憂:如果學童戴的是這種「手錶型兒童智慧手機」,會不會讓孩子在應該專心上課時,難以抵擋各種社群 App 和遊戲的誘惑?而大家吵得最兇的議題,就是這些兒童智慧手錶的資安疑慮。

來花了一點時間,在網路上做功課,幫小孩尋找理想的智慧手錶機型。除了搜尋之外,也參加了幾個討論兒童智慧手錶的臉書社團,看看在社團裡,家長都幫孩子買哪幾款兒童智慧手錶,結果看到一些很發人深省的現象和討論。

家長的第一個擔憂:智慧手錶會不會讓孩子上癮?

首先,大多數在社團中討論的智慧手錶,幾乎都是基於 Android 系統所開發,有些手錶甚至根本就是縮小版的 Android 手機;一些家長不見得希望讓兒童去玩去用的 App(例如一些社群服務、影音、遊戲等),也都會出現在這些手錶上。

因此,社團中有不少家長擔憂:如果學童戴的是這種「手錶型兒童智慧手機」,會不會讓孩子在應該專心上課時,難以抵擋各種社群 App 和遊戲的誘惑?但也有家長覺得不用擔心,因為螢幕太小,其實玩不了一般手機上的各種遊戲,看影片的體驗也很差,孩子不會喜歡用。

除了誘惑,大家吵得最兇的議題,就是這些兒童智慧手錶的資安。

談到中國產品資安問題,就陷入口水戰無限迴圈

在市場上能夠選擇的兒童智慧手錶,種類相當有限;幾乎沒有知名手機大廠推出專為兒童設計的產品,而且絕大多數都是中國品牌,價格還十分便宜 — — 相較於 Apple Watch SE 近萬元的售價,這些中國品牌兒童智慧手表,多半只要兩三千元。

包括我在內,有許多家長擔憂中國品牌資通製品的資安風險;例如這些手錶大多只能用中國當地的服務(不少機種預載的是中國的高德地圖,而非 Google Maps)、是否含有後門、是否會偷偷傳送監控資訊和用戶個資 — — 先前中國奇虎科技出品的 360 兒童智慧手錶,就曾被歐洲的資安專家發現疑為刻意安裝的後門漏洞,可以偷偷傳送手錶的種種資訊,包括竊聽環境背景音、偷拍、偷傳用戶所在位置座標等等。

然而,只要一提到中國資通產品的資安問題,馬上就會陷入更大的口水戰,甚至還會變成政治口水戰;而且這種口水戰到處發生,不限於兒童智慧手錶的相關社團。常見的說法大概有下面幾種樣態:

  • 中國品牌資通產品有漏洞的說法,根本是假新聞;
  • 那麼多歐美大廠的產品,也都是中國製造,就不會有漏洞嗎;
  • 臉書和 Google 也都在監控啦;
  • 反正我是小人物,我的資料沒什麼重要的,不用在意資安問題。

非黑即白的邏輯偏誤

這幾種說法,先不說在事實上站不住腳,在邏輯上同樣也站不住腳;因為這很明顯就是那種「反正你也不見得沒問題,有什麼資格批評他」、「天下烏鴉一般黑」的說法,而非基於事實或證據的理性討論。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社會大眾在看待資安問題時,似乎傾向使用一種「非黑即白」的判準;因為沒有絕對安全的產品和服務,所以去用明顯不安全的產品和服務,似乎也沒有差別,反正大家都不安全。

我們當然必須承認,世界上不存在絕對安全的產品和服務,問題是和那些明顯非常不安全的產品和服務相比,「相對比較安全」的產品和服務是存在的,所以根本不是非黑即白;大家不去採用這些相對更安全的產品和服務,反而要替明顯非常不安全的產品和服務找藉口,真的令人匪夷所思。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用「認知失調」理論,來解釋大家明知某些產品不安全,不但選擇用它,甚至還為其辯護的現象。

或許多數人只是因為價格因素,而選擇了這些不安全的中國資通產品;但為了合理化自己的選擇,才會出現這些奇怪的說法。

資安,只能來自自由民主與開放社會

回到本文一開始的問題:我到底有沒有找到理想的小孩智慧手錶?答案是還沒有,還在觀察中(最後我們去買了一支卡西歐給孩子);不過在這個研究的過程中,我意識到一個更深層的問題,那就是資安和自由民主價值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綜觀市面上相對比較安全的各種產品和服務,會發現大多來自資訊公開透明的自由民主社會;這當然不是巧合。

在開放的自由民主社會中,各種產品和服務的資安問題,有包括技術社群、資安廠商、學術研究、市場競爭、媒體監督等各種社會機制加以嚴格檢驗,讓資安問題可以攤在陽光下,形成自清、自然進步的強大動力。

這甚至是台灣資通產品雖然價格上不見得有競爭力,卻受歐美市場信賴的原因。

反之,中國品牌的資通產品之所以資安問題重重,先不談技術面 — — 中國的資安技術其實非常強大,根源還是在於中國社會的不開放,以及其一元化的政治制度使然;一個缺乏各種自清機制,甚至鼓勵炒短線、走後門、由上到下全面監控的社會,是很難產生讓人放心,更難出現具有自清能力的資安產品。

所以,回到台灣社會看待資安的各種亂象,似乎也反應出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們的全體社會大眾,到底有多麼相信自由民主制度和開放價值呢?

如果家長們只為了價格而選擇沒有資安可言的中國品牌,是不是無形中也放棄了什麼?而這些放棄又是否會回過頭來,傷害我們現在擁有的自由與民主?

本文由 施典志 Tenz Shih 授權轉載,原文連結

瀏覽 1,977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