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學過程式的小白,如何跟 IT團隊合作,在半年讓人才管理新功能成功上線

文/曾耀葳 Sophie Tseng

今年六月,我們終於順利在六月舉辦的高階會議中,使用與HRIS和IT團隊共同合作開發的新功能平台,演示全球人才發展的最新現況。

一來能讓公司重要人才的資料得以保存下來,也可讓各單位的高階主管和HR隨時檢閱、編輯資訊。

在會議結束的那一瞬間,我像洩了氣的皮球,氣力放盡,跟主管相望一眼,心裡想的是: 終於順利結束了。

團隊一開始對於能不能如期在6月上線非常擔心,原因是專案時程非常緊,使用對象橫跨15個單位以上的高階主管和HR,還需保證會議上系統操作順利無誤。

我個人完全不會寫程式,這次很幸運因為專案有機會跟HRIS和IT團隊一起合作,有機會經歷從使用者需求到功能上線0-1的流程。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沒有任何IT背景,也需要跟IT團隊合作,這篇分享我在專案準備「前中後」的經驗給大家參考。

✍️「前期」準備:流程化、標準化、系統化

在預備上系統之前,這九個字是需求單位需牢記,最重要的是「內部是否已經有一套有共識且標準化的行政執行流程」,且每個執行步驟拆解的畫面都要明確,沒有後面都是空談。

?「行政執行流程」確認後,接下來是轉換成「IT能看懂的系統語言」,我們使用的是SIPOC模型:

SIPOC模型是戴明大師提出來的組織系統模型,是一門企業中最常用於流程管理和改進的方法論。

字母各代表:Supplier 供應者;Input 輸入;Process 流程;Output 輸出;Client 客戶,跟電腦系統運行的邏輯非常相似。

對系統和IT來說,不管是什麼業務流程,基本原理不變:在「後台」的某處提供了Input,系統用預設的邏輯判定後,產出最後使用者在「前台」看到的Output。

當初前輩教我時,用了牛肉麵當比喻,Supplier供應商就是屠宰場和麵粉廠,他們提供了原料Input牛肉和麵粉,在經過廚房料理Process後,包含材料準備、麵條製作、湯頭熬煮、牛肉切片等,最後變成了消費者看到的牛肉麵,而Customer可能是進小七買即食牛肉麵的顧客,或是麵癱的老饕。

?要跟IT開啟討論,需求方要先把執行流程轉換成SIPOC的流程圖,並明確讓IT知道流程中,哪些是希望用系統取代,哪些是線下作業。

釐清SIPOC流程圖後,HRIS才能開始設計所謂的User experience(UX)使用者經驗和User Interface(UI)使用者介面,這一段我很幸運能在資深的HRIS前輩旁觀摩學習。

?過程最有趣的地方是去思考:「我們想藉由系統去改變什麼行為」,如何用介面引導使用者,改變他們以往習慣的方式,不只是單純把過去的介面複製貼上。

中間討論需不斷緊扣到「我們希望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設計初版內容後,需要請使用者回饋新功能使用上還有哪些痛點,訪談後,HR有提出因為每半年就需更新資訊,希望有一個「全部複製」的功能,讓他們可直接編輯之前的內容,而這個需求也成為最終設計中核心功能之一。

討論過程中,前輩說了一句讓我至今印象深刻的話、她說:「未來UX和UI是不需要提供使用者說明書的」,想像未來當一個新使用者登入系統,介面設計會自動引導他完成需要的步驟,而不需要按照說明書一步一步操作,是多麽棒的體驗!

而在功能設計上,前輩也不斷提醒我們:「Less is more」,讓使用者多一點選擇未必是好,就算是一個excel上依字母排序Sort的功能,都需要再三斟酌,這是Must-Have,還是Nice-to-Have的功能。

而到這一段都需需求單位、HRIS、使用者間有充足的對焦,才能確保功能設計不會疊床架屋!

✍️「中期」準備:下好離手,清楚定義每個IT需求規格書的欄位

前面準備結束後,終於進到可以跟IT PM開會的階段,目的是讓他們清楚了解:為什麼會有這個需求、使用流程和情境、系統前後台Input和Output的來源。

當IT PM能完整了解業端需求,他們會產出IT需求規格書,記錄大架構下的功能設計,當輸入一個指令時,系統如何針對「所有可能出現的狀況」反應。

舉例來說,我們針對某些職位設計了績效的條件,希望系統能自動協助對比:看這個人績效有沒有符合標準,顯現符合或不符合的記號。

而單在跟IT討論這個子功能的時候,就有100個我們平常不會思考到的問題:

如果這個人對比的職位還沒有績效必需的條件,希望系統怎麼呈現?績效資料要人工輸入,還是從其他系統串連?員工如果是併購公司的員工,系統抓不到工號怎麼辦?

如果在某一個時段,管理員更改了績效條件,系統是對比當下績效還是未更改前的條件?如果前期管理員就輸入了錯誤的績效格式,系統如何自動提醒卡控?

每個欄位都需要雙方有共識,中間就是不斷來回溝通,直到雙方都用信件畫押同意,這是最終的IT需求規格書,才會開始請工程師開發。

而這段過程非常考驗窗口的邏輯能力,因為每個按鍵的反應都需要下明確的指令,在大框架下,必須確認不同資料庫的資料呈現邏輯是正確且不牴觸的。

那段時間會議討論大概都以兩個小時為限,因為超過兩個小時,大家就會開始進入頭昏腦脹,胡言亂語的階段?

而因IT資源有限,所以IT需求規格書裡沒寫到的需求,後面除非有重大情況,不然需求方是不可隨意增加功能的。

因此需求方一定要對IT規格書的內容倒背如流,不然最後少了一個重要的功能,想加也欲哭無淚,IT需求規格書就是雙方訂定的合約,一切改變以合約內容為主。

而當工程師功能開發完,就會進入UAT(User Acceptance Test)用戶驗收測試的階段,需求方和HRIS需提供「驗收測試的說明範例」,讓使用者在測試環境下,去驗證哪裡有bug,確保規格書上功能都正常運作,最後才請IT正式上線系統。

✍️剛跟IT團隊溝通的時候,我還抓不到跟他們溝通的訣竅,後來發現較有效的溝通方法是:

解釋為什麼我們想這樣設計,不要只是單拋需求,請他們執行,有好幾次他們建議改的功能和介面都超乎我們預期,直接解了我們一直困擾的問題;

用他們喜歡的系統語言,我希望有什麼樣的Input,會產出Output,而不是我要這個碰變成這樣;

多問IT能做到什麼效果,如果做不到理想的狀況,他們會怎麼建議

✍️「後期」準備:Bug永遠抓不完,只有更好,沒有完美的系統。

UAT測試後,我原以為可稍微放鬆,但正式上線後,使用者的問題如潮水般湧來,後來慢慢調整心態,如果系統沒有人反應bug,通常就是太難用了,所以大家也懶得回饋,有回饋就代表還有可進步的地方!

系統上線後,我都在解兩個Bug,一個是系統的bug,另一個是人為的Bug:系統的Bug通常是因為系統串連的複雜性,會有介面顯示錯誤的狀況,這時候就需回去翻IT規格書和請IT後台查證;

而人為的Bug通常是使用者不熟悉新的操作,需看分享畫面,確認是哪一步出了問題。

這次經驗過後,我對從0-1系統開發的流程有了概念,想到曾在一本書看過,工程師忍受失敗的能力會比較高,因為他們每天寫程式都會收到無數個Error的提示,抵bug抵到懷疑人生。

?而這次的合作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工作生活中也有無數個Bug等著我們去解,小白學會跟IT團隊溝通,解Bug更快速有效!」

本文由 曾耀葳 Sophie Tseng 授權轉載,原文連結

瀏覽 3,559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