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攜軟銀的5,000億美元「星際之門」縮水 短期僅建小型數據中心

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由OpenAI、軟銀(SoftBank)與甲骨文公司(Oracle)合資推動的5,000億美元AI超級專案「星際之門」(Stargate),原先目標於美國境內打造AI基礎建設體系,該項目發展停滯,短期目標縮減,目前的修正計畫為「今年底前於俄亥俄州建成一座小型數據中心」,與原先構想的規模相去甚遠。

孫正義 sam altman
軟銀與OpenAI 5,000億美元AI旗艦計畫縮減變成蓋小型數據中心。(圖/AI生成)

延伸閱讀:

看見你的夢!荷蘭工作室Modem打造AI夢境紀錄器 轉化視覺體驗

AI驅動軟體工程革命 來看「Copilot協駕」如何演進到「Autopilot自駕」?

Netflix承認用了AI 縮短傳統特效成本10分之1

該計畫於2025年1月由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在白宮主持發布儀式,當時包括ChatGPT開發商OpenAI執行長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軟銀董事長孫正義(Masayoshi Son)、甲骨文創辦人賴瑞‧埃里森(Larry Ellison)等都出席,當時「星際之門」團隊承諾五年投入高達5,000億美元,創造超過10萬個高薪科技就業機會。

但目前《華爾街日報》指出,合作三方至今對於選址規劃、建設方式與資金佈局都還沒有共識,雖已初步鎖定俄亥俄州為首批據點,但目前最新的施工目標僅為「小型中心」,之前說「超級AI園區、壯觀資料中心群」的目標已漸行漸遠。

OpenAI近來也和CoreWeave、Oracle等雲端基礎建設業者達成多項合作協議,加速建置AI基礎設施,這些協議中部分未見軟銀參與,合作方似乎各自尋求資源,讓外界質疑內部是否運作出現分歧。

即便白宮試圖鬆綁能源配置與土地規定,但地方政府溝通、環境審查成本過高,以及電網擴容有限等問題,遠超出傳統建設案需求的水電資源與時間成本,稱為拖慢進展的重要因素。

儘管短期內仍有建設啟動的可能,但「星際之門」目前展現的進度以及合作不明朗狀態,讓外界質疑其是否真能依照原始計畫落實。

瀏覽 279 次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