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大豆油 容易導致腸胃疾病

編譯/高晟鈞

大量食用豆油可能與肥胖、糖尿病和潛在的自閉症、阿茲海默症、焦慮和抑鬱症有著正相關。(示意圖/123RF)

大豆油是全球許多國家,特別是美國、中國、巴西和印度,在日常中最常使用的食用油。然而,大量食用豆油可能與肥胖、糖尿病和潛在的自閉症、阿茲海默症、焦慮和抑鬱症有著正相關。

近期,來自加州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更是發現了,大量食用豆油很可能會對腸道產生不良的影響,並有機會惡化成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是炎症性腸症的一種形式,屬於大腸的慢性炎症。而其中的關鍵,很可能就是存在於大豆油中的一個成分──亞油酸。

儘管我們的身體,每天需要大約1-2%的亞油酸,但根據統計,如今的美國人每天攝取了大約8-10%左右的亞油酸,其中大部分便來自大豆油。而過量的亞油酸會破壞腸道微生物的組織結構。

最大的迷思便是,民眾普遍認為植物性中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因此必然健康。然而,任何東西只要攝取過量,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危害。

研究中發現,富含大豆油的飲食會促進腸道內粘附的侵入性大腸桿菌的生長。這種細菌利用亞油酸作為碳源來滿足其營養需求。此外,腸道中的一些益生菌因無法承受亞油酸而死亡,並導致有害細菌生長。最終,粘附性侵入性大腸桿菌會在人類體內大量繁殖,並引起炎症性腸病。

研究小組還驚訝地發現,餵食高豆油飲食的小鼠腸道中的內源性大麻素減少了。內源性大麻素是人體自然產生的類似大麻的分子,可以調節多種生理過程。與此同時,腸道內的氧脂質含量增加,氧脂質是一種調節炎症的含氧多不飽和脂肪酸。

許多植物油中都含有亞油酸。而研究發現,橄欖油中的亞油酸含量更低,也不會增加結腸炎的易感性。橄欖油是地中海飲食的基礎,能減少肥胖,被認為是一種更健康的食用油。

因此研究團隊,除了建議民眾利用橄欖油,或者其他像是椰子油、鱷梨油等相對健康的油,來取代大豆油或是玉米油,並確保每天不攝入過量的油,以保護腸胃道的健康。

資料來源:MedicalXpress

瀏覽 609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