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耕隊轉型 碳耕隊是地球解方

記者/林育如

台灣在1960至1970年代透過農耕隊對外援助,展現其農業技術並建立與邦交國的深厚友誼。農耕隊成員不僅傳授農業知識,還參與基礎建設與區域發展,提升當地糧食安全與經濟自給,同時加深台灣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

碳耕隊將非營利組織(NPO)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對環境永續扮演關鍵角色。圖:台灣品牌永續藍圖學校提供

面對全球環境保護與氣候變化的挑戰,台灣正尋求新的國際合作模式。碳耕隊的概念,雖未正式實施,卻象徵著結合農業與環境保護的創新思維創造森林碳匯、海洋碳匯及土壤碳匯。這包括推動有機農業、低碳技術、永續土地管理等,旨在利用自然環境改善被破壞的地球,幫助區域適應氣候變化,並促進生態系統健康。這種新型態的碳耕隊,能成為台灣展現氣候領導力的方式,也能促進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更多新聞:青農短缺 科技智慧引領農業轉型|漫談【主筆室】

非營利組織(NPO)在將碳耕隊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上扮演關鍵角色。可以透過國際合作、專案執行、倡議宣導、資金籌集、監測評估與國際網絡建設,參與全球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應對行動。這些途徑不僅促進國際間合作,也提升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的能見度和影響力。

台灣品牌永續藍圖學校校長戴中興,是成立碳耕隊強力推手。圖:台灣品牌永續藍圖學校提供

台灣透過永續發展與環境保護措施,在國際上展現其貢獻與影響力。即使面臨國際政治限制,台灣仍透過非政府組織、學術機構、企業與友好國家合作,在氣候行動與環境保護上展現出世界要角的力量。透過這些努力,台灣不僅提升自身永續發展水平,也在全球永續發展進程中發揮作用,成為世界的台灣。

瀏覽 99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