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地球最深層秘密 鐵在行星形成中的量子作用
編譯/高晟鈞
探索極端環境中的量子特性,對於我們了解地球歷史、預測地震活動以及研究系外行星的生命潛力具有重要意義。
眾所皆知,地核就像是一顆巨大的鐵球,因此鐵的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熔融岩的特性,並在地球的形成與演化中發揮至關重要的腳色。我們甚至可以說,地球的演化很大程度上就是由鐵原子的微光量子態所驅動。
更多新聞:量子自旋液體之謎 50年後揭開神秘面紗
「自旋態」是鐵原子中電子的量子特性,影響其磁性行為和化學反應性。自旋狀態的變化會影響鐵的狀態(固態或是熔融態)及其電導率。
地球演化史
大約430至45億年前,地球經歷了來自小行星的強烈撞擊,並產生了巨大的熱量,以至於地球外層被熔化,形成了深熔岩海洋。
在這種巨大的撞擊壓力下,熔熔岩石將變得比固體岩石更緻密,並沉入地心,捕捉到那個時代的化學特徵。有些科學家認為,透過火山爆發,這些岩漿層的殘餘物有可能釋放含有古老化學信息的特徵,讓我們能一睹地球的過去。
熔融岩中摻雜著鐵,而鐵自旋態的變化,將很大程度上影響材料的特性。而這項研究,將是首個直接觀察極端條件下,鐵在真實熔岩中行為的研究。
模擬早期地球的極端條件
地球的行程是一個動盪的過程,涉及強烈的撞擊與導致全球熔化的岩石層。
在極端條件物質實驗室中,該團隊透過使用強大的直線加速器相干光源(LCLS)的爆破樣本,使固體發生轉變,藉此重現早期地球岩漿海洋中發現的極端壓力。在幾奈秒的時間內,材料會轉化為矽酸鹽熔體;接著,科學家透過LCLS 的飛秒 X 射線脈衝來研究鐵等元素在這些極端條件下的電子結構,深入了解電子結構在不同條件下如何變化,並揭示熔融岩漿確實比固體更緻密。
透過了解地球的內部動力學,完善各種地層構造的運動與其他地質現象,對於從礦物學到氣候科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資料來源:Scitechdaily
瀏覽 72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