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社會長照需求增 科技利器助醫療生技跨域發展

文/姜翔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 莊濬超系主任

隨著台灣社會高齡化,慢性病和癌症等疾病的發病率增加,對影像診斷技術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包括X光、CT、MRI等影像檢查,以及放射治療技術的應用。由此可見,影像診斷和放射治療領域的市場需求潛力正在湧現。中山醫學大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莊濬超系主任指出,放射治療設備不斷更新換代,包括精確度更高的腫瘤治療設備、影像引導放射治療等,校內正密切關注此方面之技術發展,並鼓勵相應的研究和人才培養。

莊濬超表示,最近熱門的質子治療系統和重粒子治療系統,有多家醫學中心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建置作業,這部分將帶動極大的專業人才需求。而隨著產業發展,系上透過專業訓練、產學合作等機會,提供實習機會和課程設計,以因應變動的科技世代。由於放射影像醫學牽涉到醫學、工程和科技等多個領域,校內同時鼓勵研究人員與相關系所進行跨領域合作,藉此促進創新和技術交流,並抓住台灣醫材產業在高齡化社會趨勢下特有發展的機會,並將致力於培養具有相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以推動放射醫學相關領域的發展。

莊濬超說明,在生醫工程領域,再生醫學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更是未來營利的可能項目,其涉及組織工程、細胞治療等。國內的研究機構和大學積極進行相關研究,尤其在生物材料的應用和細胞培養技術方面有顯著進展,而系上學術領域和相關技術在這方面也都佔有決定性的角色,會用來定性或定量分析各項研究的結果,當然,發展醫學影像及放射科學的儀器和技術相對也就帶動了各項醫學研究的發展可能。像是生醫影像技術,例如磁振造影學。近年來,台灣在生醫影像技術的研究上取得不少令人矚目的成就,並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和交流。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學生練習掃描與扎針。(照/莊濬超提供)

在生醫材料領域方面,莊濬超表示,生醫材料領域的研究主要聚焦在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吸收材料的開發。這方面的研究可應用於植入式醫療器材,如骨科植入物和融合材料,這方面可以結合醫學影像和3D列印技術來達成個人化的生成方式,發揮精準醫學的優勢。另一個引人注目的趨勢則是在生醫材料中應用納米技術,以改善材料的特性,例如提高藥物釋放效率、增強材料的力學性能等,這方面我們系所有相關的研究,如聚焦式超音波引導腦部釋放藥物、磁振導引奈米粒子治療等最新應用技術。

而隨著醫療技術不斷的推進,莊濬超指出,未來將更加注重個人化醫療以及創造數位健康環境。尤其生醫工程和生醫材料,將會更加精準地滿足個體病患的需求,例如個人化植入材料和治療方案的開發,這部分除了DNA技術的開發,再來就是和我們科系相關影像技術生成資訊,最大化的去獲取個人的解剖和生理特徵,以應用於個人化醫療的需求;而數位健康領域的崛起,也將影響生醫工程和生醫材料的發展,包含穿戴式設備、健康監測技術等,都需要跨域合作。

莊濬超舉例,對於未來產業的人力需求,可預期生物醫學工程師、生醫材料科學家、生物資訊科技專家等職業,以原有專業發揮跨域應用效益,包含工程數學、資訊科技、數據分析、人工智慧、雲端運算等,都是提升醫療技術以及品質的最強大「隊友」;除此之外具臨床背景的科學家,甚至創業家以及管理人才,也都是未來的人力培育重點,包含有效地將實驗室研究成果轉譯到臨床應用,或是將創新的科技轉化為商業產品,也將仰賴臨床經驗,深入了解醫療界的生態與需求,才能開發出更精準的暢銷產品。

而目前台灣從研發、製造、到臨床試驗,擁有完整的生技產業生態系統,這有賴於現有人才以及前輩的耕耘,並在政府以及企業鼓勵下,吸引醫學、工程、科學等領域之專業人才跨域取經,透過各類產學合作,推動研究成果。莊濬超認為,台灣在相關領域,將繼續受惠於全球生技產業的蓬勃發展趨勢,在生醫工程及生醫材料領域,擁有龐大的發展潛力。

瀏覽 376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