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基金會「科技女孩未來設計工作坊」聚焦親子共融 助力女性科技人才扎根!
記者孫敬/新竹報導
「我們工作坊之所以會讓家長跟孩子一起參加,因為家長是他們未來在求學、職涯選擇最關鍵的決策影響人。」就在活動休息空檔,聯發科基金會執行秘書馮心樺,與我們分享「科技女孩未來設計工作坊」的報名階段,採取「父母皆須繳交報名資料」制度,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審核標準,除了幫助對科技業有興趣但缺乏信心的學生,另一個用意是強化家庭支持的力量,讓家長能真正了解科技業的環境與文化。
延伸閱讀:台灣缺工怎麼解?Arm攜「半導體教育聯盟」挹注產業資源培育國際IC設計即戰力人才

親自走進聯發科,與學姊互動打破科技業刻板印象
炎炎夏日伴隨著細雨的8月暑假,週六沒有人上班的新竹科學園區,卻有不少國高中的年輕女孩相繼進入聯發科總部,這不是面試也不是企業參訪,而是聯發科持續3年兩天一夜;倡議科技女力精神的「科技女孩未來設計工作坊」。
活動報到處前,身穿淡粉色上衣親切接待全台各地女孩的馮心樺,面帶笑容的向大家問候並帶著大家參觀聯發科的生活區域,映入眼簾的不僅有偌大落地窗的員工餐廳、寬敞的健身房,以及可比擬體育館的大型運動場,平常多在「國立台灣大學學新館」辦公的馮心樺,侃侃而談介紹聯發科的背後,看得出積極投入工作坊的活動籌備。

「我們第一屆參與工作坊的學生,她對數學和寫程式很有興趣,但父母希望孩子去唸外文系。」馮心樺回憶後來該名學生上大學後輔修資工系,已成功至德國交換,而這也是聯發科基金會持續推動工作坊的目標之一,就是讓女力的精神烙印在親子關係中。「我們讓大家看到,許多女性工程師不只是技術高手,她們還可能是拳擊教練、健身教練、國標選手,這不並是工作跟生活二擇一的職涯。」聯發科基金會用行動,打破了家長對科技業職場單一刻板的形象,為女孩子創造更明亮的未來想像。


親子齊心!女學生跟家長一起點燃科技女力火苗
就在我們跟著馮心樺參與工作坊時,發現隨行的家長超過7成都是媽媽,活動內容包含學生模擬對未來工作與生活的想像、聯發科現役學姊們的換桌交流等環節,當中有不少家長積極和孩子討論活動內容。
「我們工作坊的前測跟後測數據顯示,結業後的學生對未來選擇科技業的信心提升了13%。」馮心樺表示,為了讓女力精神不止於兩天的活動,聯發科基金會2023年起進一步推動「科技女力校園大使計畫」,鼓勵學生經營女力相關社群話題,並撰寫企畫書爭取聯發科基金會資源。
在中學場孵育的校園大使,展現豐富的活動策畫能力,包含論壇、講座書展、科學小劇場,籌備期間另有學生校內的老師從旁輔導,聯發科基金會亦派代表出席給予支持。
綜合2023、2024年的中學場校園大使,分別來自全台7所學校共9位學生:台南黎明中學、宜蘭高中、台中曉明女中、北一女中、桃園高中、板橋高中、台南建興國中等。至於今年工作坊參與的學生,除六都直轄市,也有不少來自偏鄉地區的學生,聯發科基金會致力於科技女力議題,同時扎根多元區域的科技女性人才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