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日方合作半導體材料與設備庫存 台積電積極補足短缺

編譯/高晟鈞

近期,台積電因分別接受美國和德國的資助,於海外設廠,但此舉卻受到了Intel和GlobalFoundaries的批評。

台積電與日本所建立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很好地彌補了其弱點,提升材料研發能力並保證產能供應。(示意圖/123RF)

然而,台積電在日本熊本的投資,獲得了日方政府的大力贊助,合作十分順利,也並未出現任何合作爭議。相比與在德國與美國進行設廠,台積電在日本的投資與合作更多是出於自己的意願。台積電深知其在半導體設備、材料方面上趨於劣勢,而此領域大多由歐美日企業所主導。經過充分評估,台積電決定與日方建立合作關係,而此合作也迎來了雙向奔赴。

更多新聞:擺脫中國影響 日本歐盟聯手強化半導體合作

對於日本來說,攜手台積電是一個重大的推動。日本經濟產業省最新發布的半導體戰略報告顯示,台積電與索尼成立合資公司後,已有超過10家本土半導體相關企業宣布擴大資本支出計劃,其中包括東京以半導體設備公司Tokyo Electron Limited(TEL)、荏原精密、Sumco等

在近期與美國、日本與歐洲政府的會議中,各方都肯定了台積電在半導體行業中所扮演的重要位置。然而,相比於台灣成熟的半導體生態系統,海外晶圓廠的建設,除了啟動成本高、規模小,整體供應鏈成本較高外,海外也缺乏相對成熟的生態系統。

事實上,由於成本與文化差異,台積電並不想在歐美生產晶片。截至目前為止,其在德國的投資企劃仍停擺,在美國亞利桑那的工廠也遭遇各種問題,工廠建設被迫推遲至2025年。

與日本合作的高速進展,與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第一座12英寸晶圓廠將採用12/16奈米和22/28納米工藝技術,預計將於2024年12月量產,而第二座工廠也在評估中。台積電在日本的投資,也振興了日本各縣市的半導體相關投資,更創造了超過7,000個新的工作機會。

台積電雖擁有領先的技術,但其設備與材料的供應與儲備遠遠不及歐美日企業。因此,台積電與日本所建立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很好地彌補了其弱點,提升材料研發能力並保證產能供應。

資料來源:Digitimes

瀏覽 2,216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