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iLINK Can Help」人文社會來解題|專家論點【鄧宗聖】

圖片來源:freepik

作者:鄧宗聖(國立屏東大學 科學傳播學系 教授兼系主任​)

每年的春夏之際,大學內部就會有一波轉系潮,聽一位朋友說,他訪談學生後目標都志在資訊科技,甚至還有一位爸爸覺得 AI 很夯,堅持讓小孩轉去 AI 科系。父母的期待受到時代影響改變,但家長們或許都不知道,數位化帶來的整個社會生態系統的變革,資訊工作只是其中的一環,未來產業實務上更需要人文思維帶動社會創新。

圖片來源:鄧宗聖提供

不過,這也沒辦法,時代就是數位化,誰也逃不掉,只是看如何適應它。但我可以預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安排而非對自己的認識,難免都要有些關卡、考驗。教育部資科司日前有推動「iLink人文社會與產業實務創新鏈結計畫」,目的就是建立一套人社領域面對產業實務的支持生態系統(Eco-System),希望大學成為產業升級與社會轉型的媒介。我個人特別喜歡「 iLink」這個用法,i 代表微小的個人,但 Link 卻是一個偉大的行動。

圖片來源:鄧宗聖提供

記得我參加科普論壇博物館館長論壇時,海洋生物博物館館長開場發言就說,「我開門第一件事情就是想如何吸引人進來?」,海生館遠在屏東車城鄉,似乎如何更新館內設施與時俱進、或創造能吸引人的活動與媒體,這些都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似乎需要組織內部的人都要動起來,幫館長這個忙,一起思考如何打開門就有遊客上門?但要設計什麼樣的訊息?透過什麼媒介?才能讓在遠處的人都能想望來到海生館呢?進來了以後又如何讓人難以忘懷想要再來一次體驗呢?我相信,這不是科技工程師與 AI 人工智慧能解決的問題,當然這也不是簡單的問題。

圖片來源:鄧宗聖提供

任何產業遇上數位化的過程,還需要適應歷程,絕非單單只是開發科技產品這麼簡單,如前所述如何能跟吸引人、與人溝通並產生連結,絕對不只是程式與 AI 人工智慧。把心理與實體的距離一起縮短,創造能與人連結的數位產品與服務正是一個未來的挑戰與契機。

圖片來源:鄧宗聖提供

因此,無論科技如何變化、工作型態如何改變,每一個人都是小寫的 i ,但若能創造 Link,產生連結性的思考與能力,那麼跟社會、文化、生態、環境一起思考不只是「如何活?」還能夠「如何好好活?」,就就有可能深入在自己的職場角色扮演中。

圖片來源:鄧宗聖提供

有了前述的思維,我想,激發學生從「活著」到「好好活著」就是更重要的學習歷程,因此我嘗試開設在「媒體創作實務」系列課程裡,與屏東縣政府成立第一座「屏東數位青創中心」合作做了一項關於 iLINK 的實驗,邀請業界老師建立「共同學習」的媒體創作知能,包含「品牌力、圖像力、網站力」等作為學生在完成作品中都要運用到的人文能力。

品牌力,是想像將自己獻身在一個企業想解決的問題裡,透過自主提案,用數位的方式為企業解題,解題執行過程需要利用到圖像溝通的智能,來將複雜的資訊用簡單易懂的圖像來表達,而網站力則是一種統合的智能,嘗試自己用一個介面,將調查研究的資料,用媒體創作的方式來表達,希望學生透過了解產業界實際需求,活化自己也能活化自己所處的地方與產業。

「iLINK」為核心,同時關照了自己,也關照了環境,那麼無論是什麼與什麼 LINK,那這個數位科技的使用才真正具有「活著」的意義。

瀏覽 740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