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原物料困境與企業對策|專家論點【Howie Su】
作者:Howie Su(產業分析師)
全球在汽車供應鏈上遭遇原物料匱乏的挑戰
拜登政府自2022年8月通過,《抗通膨法案》(IRA)以來,已吸引美國電動車(EV)供應鏈超過650億美元的投資,其中490億美元用於新電池和電池組件製造,政策目的為給予購買電動車的駕駛人提供的大量稅收抵免,以及大部分原材料和零件必須在美國或自由貿易協定(FTA)國家提取和生產的要求,受惠國家包括加拿大、澳洲、韓國和智利。
IRA 為購買新的消費性和商用輕型車輛提供高達 7,500 美元的稅收抵免,為巴士等中型和重型車輛提供高達 40,000 美元的稅收抵免,而要獲得消費者車輛信貸資格,車輛必須滿足某些供應鏈標準:到 2027 年,用於製造車輛的關鍵礦物價值的 80% 必須在美國或自由貿易協定國家/地區開採或加工,並且到 2029 年,電池的零件價值必須在 100% 北美生產或組裝。不難看出,在中國電動車擴及全球市場的威脅下,美國積極將電動車產業鏈拉回國內,同時吸引盟友外資投資美國,當然,更深層來看,由於當前全球對於電動車原物料的掌握都在中國手上,各國正在思考如何分散這個風險,目前遇到的狀況包含:
- 到 2030 年,全球可能會出現關鍵礦物的短缺,特別是採礦和加工能力的缺乏。美國、自由貿易協定國家、歐洲公佈的供應量低於預期需求。這可能會導致供應競爭。
- 滿足地區含量要求的電解質鹽等構成材料和隔膜等電池組件的供應不足以滿足美國消費車輛的需求。
- 電動車價值鏈的幾乎每個部分的地理和/或供應商集中度都很高。這使得它很容易受到監管、地緣政治衝突、地震和颶風等自然災害以及流行病的干擾。
- 減輕電池生產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同時快速提高產能並遵守全球法規和標準,特別是負責任的採礦,可能會非常困難。
挑戰一:某些礦產可能出現全球供應短缺
從原物料面向來看,美歐與多數國家的原物料加工能力出現嚴重缺口:到2030年,這些地區和中立國家只能滿足美國、歐洲鋰、鎳、鈷需求所需的加工能力的65%至75%。根據目前公佈的已超出可行性研究階段的產能,到 2030 年,這些關鍵礦產的全球供應預計將不足以滿足全球需求,新的鋰礦開採能力平均需要六年以上的時間才能上線,而鎳和鈷的開採能力則需要四年以上的時間,這將趕不上電動車業者的產能。
挑戰二:區域供應商高度集中
材料和零件供應商的地理集中度非常高。除了國家之間的貿易或政治爭端帶來的風險外,Covid-19 大流行還表明,供應高度集中的市場關閉可能會擾亂供應鏈。由於氣候變化,極端天氣事件變得更加嚴重和更加頻繁,可能會導致類似的短缺。,另外,價值鏈上還存在潛在的供應商集中風險,例如在電解質鹽和隔膜領域,全球前三大供應商提供了已公佈產能的 70% 至 80%,一但發生貿易爭端,將帶來嚴重的斷鏈風險。
企業可以怎麼做?
首先,公司不能再依賴制定五年計劃,然後暗標操課執行,在當今的環境中,重要的是要識別和監控可能指向與最初預期截然不同的未來的路標,並根據需要即時調整策略,因此「對策」比「預測」更加重要。同時,企業需要投資建構透明、穩健、循環的供應鏈。他們應對輸入進行必要的盡職調查,以清楚地識別最關鍵的材料、這些材料的來源、每種材料的風險和潛在故障點以及單獨的緩解計劃。
此外,這種透明度可以讓公司快速改變自己的內部流程,以滿足其營運所在不同地區的特定要求。最後,企業應該廣泛思考如何建立合作關係並達成長期協議,以幫助限制某些不確定性的影響並降低大規模資本投資的風險。例如,電池回收商可以與原始設備製造商、電池製造商和其他電子產品供應商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建立未來的電池供應,並確保他們以經濟可行的價格擁有回收材料的買家。
瀏覽 80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