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總署的研究顯示,行星在累積足夠的質量後,會藉由自身的引力作用,變成一顆球狀的天體。
在地球上,其實空氣正以每平方英寸1大氣壓的力量,從各個方向推壓人類的皮膚,但為何我們卻難以察覺?因為
人類對幾十年後的「未來」,會有什麼想像呢?日本打造「木製」衛星,最快明年夏季發射。
站在科技浪頭、探索尖端趨勢,【科技島】每日帶給您最新產業新知,並由AI主播為您編輯播報當日熱門科技新
未來太空人可使用月球礦物質,自行3D列印補給品。
2014年,印度成為首個成功將衛星送入火星軌道的亞洲國家,隨後在2017年,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
NASA的3D列印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製造出比傳統火箭引擎噴嘴更輕,且效能更高的鋁製火箭引擎噴嘴RA
雖然蘋果(Apple)今年最新 iPhone 15 系列負面災情不斷,但首度導入「鈦金屬」材質邊框設
全球首富馬斯克創立的太空科技公司SpaceX,其強大的獵鷹重型火箭(Falcon Heavy),現已
2016年美國一部電影《星際過客》(Passengers),講述人類透過休眠的方式,前往距離地球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