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今年新鮮人最想投入的產業依序是「資訊科技業」、「工商業服務(金融業) 」以及「教育政府團體」。科技業是大多數人的夢幻產業,讓科技業主管告訴你,如何躋身當科技人。
科技產業趨勢

永旗系統科技:科技業兵家必爭之才 這點為入行要件
半導體為現代科技應用的大腦與心臟,在科技業發展具舉足輕重之地位。半導體生產過程中每個環節及設備都攸關其良率的高低。其中,連結半導體設備幫浦(pump)到機台的真空管系統,是產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管路,其人才在市場上更是炙手可熱。永旗系統科技表示,以半導體而言,一家業者其真空管安裝需求量至少占總機台量4-5成以上。

海富銘品拓展電商帆紐 盼年輕人求職得具誠信
隸屬於海富銘品的銷售多樣代理商品的門市帆紐(Findnew),目前在全台共有15間實體店面,然而,過去受新冠疫情影響,帆紐也對應顧客消費習慣改變,積極拓展電商領域,並經營得有聲有色,任職海富銘品財務經理的黃小姐也期許更多年輕人可勇於嘗試,「電商人員的工作門檻未大家想像中困難,我們很願意給予機會,但重點在求職者的誠信。」

台灣大哥大首屆D.E.E.P Tech Day登場 發布AI、資安、企業協作五大深度賦能平台
台灣大哥大今(18)日舉辦第一屆「2023硬科技日」(D.E.E.P Tech Day 2023)。看準生成式AI、資訊安全、企業協作3大構面,從設計思維出發、用工匠精神研製、與優秀夥伴携手賦能企業

台灣大打造IT人才幸福職場 獲IMA影響力企業組「最佳IT雇主獎」
由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指導,中華民國資訊經理人協會IMA(Informatio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of R.O.C. )主辦,第一屆「IT Matters Awards」在今(18日)舉行頒獎典禮。台灣大哥大以全球IT人才首選企業為目標,投入豐沛的跨領域人才招募、培訓和薪酬激勵面資源,打造IT人才幸福職場,勇奪 IMA 影響力企業組的「最佳IT雇主獎」,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親自頒發獎座,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代表受獎。

英濟以設計核心優化軟硬體整合:軟體硬體不可偏廢
根據最新 IDC 全球軟體市場追蹤報告指出,台灣軟體市場的規模預估 2027 年將超過 40 億美元;面對軟體產業人才競逐態勢,精密製造商英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核心設計與材料應用中心」提升軟硬整合能量,呼籲 :「切勿重軟體、輕硬體」。

不只是光學產品佼佼者 晶鑠科技打造多領域解決方案
現今人手一台手機、平板或電腦,其中的相機和視訊設備早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每次有新機發布時皆不斷更加強大的相機模組中,究竟背後的技術推手是誰?「晶鑠科技」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秉持「晶采創新.鑠耀未來」的理念,晶鑠科技致力於提供高品質、創新和可靠的產品及服務。
產官學熱門焦點

金融科技產業聯盟2/19成立!4大金控領軍、成立創投基金
金管會22日舉辦2025年新春記者會時宣布,金融科技產業聯盟將在2月19日舉行啟動儀式,將由4家金控業者領軍,擔任4大工作圈召集人,執行內容包括成立金融科技創投基金、跨業合作、實務指引、研發應用等。

泓德能源攜手台灣大哥大 智慧解決方案助企業節能20%
在全球能源轉型和碳中和的浪潮下,泓德能源與台灣大哥大於今日正式宣布展開智慧儲能及能源管理戰略合作,雙方攜手推出的「表後儲能及能源管理創新解決方案」,自2021年起,泓德能源旗下的星星電力已為台灣大哥大轉供約6,700萬度綠電,強化台灣大哥大與台灣固網全台近1,300個據點的綠電應用,提升再生能源使用數量約8%。

觀察川普2.0更成熟 童子賢:關稅政策往好的地方修正
川普上任美國總統第一天就簽下80項行政命令,展開一連串新政策,對此,和碩董事長童子賢22日表示,川普就職演說並未超出原先預期,反而往好的地方稍微修正,例如對加拿大、墨西哥、中國大陸關稅往後延,沒有馬上擺出對抗貿易夥伴的姿態,顯見川普2.0會比1.0更有經驗、更成熟,更務實推動美國再次偉大。

強化AI產業鏈結!Google Cloud前臺灣總經理柯淑芬任龍華科大副校長
為強化AI、5G及雲端服務等科技產業鏈結,深耕創新研究與業界實務,龍華科技大學自114年2月1日起禮聘Google Cloud前台灣區總經理柯淑芬,出任該校講座教授兼副校長,盼借重她在生成式AI、深度學習及資安等領域的長才,帶領師生邁向國際,連結新興科技產業,成為優質技職人才。

台馬海纜自然劣化全斷?數發部啟動微波備援、2月底修好
台馬海纜再度傳出全斷狀況,中華電信22日公告,台馬第3海纜於15日下午發生障礙,台馬第2海纜於今天凌晨發生障礙,訊務已疏轉至微波電路。數發部表示,台馬海纜斷纜,初步研判是芯線老化,已請中華電信啟用微波、衛星等多元備援方案,以確保馬祖通訊不中斷,最快在2月底完成修復。

臺灣首次登月酬載傳回資料 助太空研究、央大團隊振奮
國立中央大學22日指出,臺灣第一個自製登月科學酬載—中央大學深太空輻射探測儀(Deep Space Radiation Probe, 簡稱DSRP) 搭日本ispace HAKUTO-R Mission 2的 Resilience號登月小艇,1月15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成功發射之後,歷經36小時,總算順利成功傳回首批科學數據,有助太空研究,彌足珍貴,讓中央大學科學團隊振奮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