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AI公司成蘋果唯一解方?盤點人才流失與產品落後困境的破局之道

記者孟圓琦/編譯

在近期的財報電話會議後,關於蘋果可能收購AI公司Perplexity的傳聞逐漸降溫,但與此同時,蘋果的生成式AI策略正遭遇嚴峻挑戰,內部核心團隊人才持續流失的狀況日益嚴重,而承諾推出的「Apple Intelligence」相關工具,如一年前發布的「寫作工具」,進展卻顯得遲緩。這使得外界普遍認為,蘋果需要的不僅是零星的技術團隊,而是一次足以帶來成熟產品,以及深厚技術底蘊的戰略收購。

ChatGPT Image 2025年8月13日 上午11 21 39
遲到總比不到好?據傳蘋果將讓Siri將迎來大升級!(圖/AI生成)

根據業界分析指出,儘管蘋果曾在2023年進行了超過30次AI相關收購,但這些小型交易,並未能有效彌補其在基礎模型與產品化方面的落差。相較於競爭對手OpenAI與Anthropic持續精進其產品(如ChatGPT的Canvas和Claude的Artifacts),蘋果的「寫作工具」與Siri的AI升級進度明顯滯後。在此背景下,市場開始將目光投向歐洲新創公司,尋找蘋果下一個潛在的收購目標。

延伸閱讀:
社群新寵兒!祖克柏宣布Threads用戶數飆升突破4億大關
護耳又助學!1MORE HQ20耳罩耳機擁65小時超長續航
AI帝國的接班人?黃仁勳兒女年薪破千萬台幣 分掌輝達兩大關鍵部門
川普宣告延長關稅暫停令!蘋果於iPhone 17發表前夕喜獲關鍵緩衝期

Mistral:最契合蘋果文化的潛力股?

源自法國、估值高達100億美元的AI新創Mistral,被視作是蘋果最理想的收購對象。不僅具備自家大型與小型基礎模型,提供從開源模型、消費級產品到一系列開發者工具,以及API的完整生態系統。更重要的是,Mistral在隱私保護與AI倫理方面的理念,與蘋果的企業文化高度契合。這家公司的全面性,讓其在與Perplexity的比較中顯得更具價值,尤其是在後者,估值已達180億美元,且專注點更傾向於搜尋與電商領域的情況下。

Aleph Alpha:具備潛力但需轉型

另一家值得關注的歐洲公司,則是德國的Aleph Alpha,儘管其專注於企業與公共部門AI(如政府、金融),與蘋果的消費性市場有所區隔,但考慮到Siri最初的技術根源也來自軍事研究,這種轉型並非不可能。然而,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激勵團隊從企業級應用轉向消費科技,並留住頂尖人才,這正是蘋果目前所面臨的一大難題。

其他潛在選項與新興玩家

除了上述兩家公司,其他選項則顯得較為有限。例如,Ai2專注於開放研究,Kimi(來自中國北京)背後的K2模型令人印象深刻,而Cohere則更偏向開發者與企業服務。

此外,市場上還湧現出新一批高估值但產品尚未成熟的新創,如Mira Murati的Thinking Machines Lab(估值120億美元),以及Ilya Sutskever的Safe Superintelligence(估值超過300億美元),後者甚至在沒有任何產品藍圖的情況下,僅憑「打造安全超級智慧」的願景便獲得了巨額估值。

總結而言,在AI領域新創公司估值不斷飆升的當下,蘋果的收購選擇日益減少。多位分析師認為,Mistral不僅是目前最符合蘋果戰略需求的選擇,更可能是蘋果在AI競賽中迎頭趕上,並解決當前人才與技術困境的最佳機會。

資料來源:9to5mac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