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兒童個資再被罰!Google支付3千萬美元 和解YouTube兒童個資官司

記者孫敬/編譯

近日Google同意支付3,000萬美元(約新台幣9.08億元),以和解一起指控Google旗下的YouTube在未經家長同意的情況下,違法蒐集兒童的個人資訊,並用於發送定向廣告(Targeted Advertising)。這項初步和解協議已於本週一(美國時間)向加州聖荷西聯邦法院提交,尚待美國地方法官庫倫(Susan van Keulen)的批准。

延伸閱讀:微軟8月Windows更新釀災 「重設電腦」功能全面失效

Google 2
Google這次因為兒童個資用於廣告被告上法院。(圖/科技島資料照)

Google在2019年裁罰後故態復萌,內容供應商暫脫身

這起訴訟的原告方為34名兒童的家長或監護人,他們指控Google在2019年達成和解協議後,仍然持續讓內容供應商透過卡通、童謠等內容來誘使兒童,藉此蒐集個人資訊。

早在2019年,Google就曾因類似指控,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及紐約州檢察長詹樂霞(Letitia James)達成和解,當時Google 支付了1.7億美元的罰款,並承諾改變部分營運做法,但一些反對人士認為,那次的罰款過於寬鬆。

值得注意的是,這起訴訟原本也將內容供應商如孩之寶(Hasbro)、美泰兒(Mattel)、卡通頻道(Cartoon Network)和夢工廠動畫(DreamWorks Animation)列為被告,然而庫倫在今年1月駁回了對這些公司的指控,理由是缺乏證據證明他們與Google的資料蒐集行為有關聯。

YouTube約3500萬名用戶恐受影響,每人可獲數十美元賠償

在法官駁回對內容供應商的指控後,雙方於隔月開始進行調解,最終達成了這次的和解協議。這項集體訴訟涵蓋了在2013年7月1日至2020年4月1日期間,觀看YouTube的美國13歲以下兒童。

原告律師指出,這起訴訟的集體成員可能高達 3500萬至4500萬人。根據過去類似案件的經驗,如果索賠率達到1%至2%,每位索賠者在扣除律師費和相關成本後,有望獲得30至60美元(約新台幣900至1800元)的賠償。

律師團隊也計劃從這筆和解金中,申請最高900萬美元(約新台幣2.72億元)作為法律費用。值得一提的是,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在2025年上半年營收高達1867億美元,淨利潤為627億美元。

資料來源:Reuters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