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中部離岸風場出發!沃旭能源攜台4家能源業者成立「亞太風電新技術聯盟」

記者/孫敬 Archer Sun

沃旭能源(Orsted)近日攜手台灣4家能源相關設備商,共同成立「亞太風電新技術聯盟」,目標協助台灣本土業者掌握離岸風電的關鍵技術,聯盟資源涵蓋離岸風場設計、建置到維運。沃旭能源現主要發展彰化西南與東北、台中等地建置離岸風場基礎設施,而韓國、澳洲等亞太國際市場亦開始有相關佈局。

延伸閱讀:沃旭能源900MW離岸風場後續效應發威  創造逾5千億產值

左起:林同棪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馬嘉良、世紀離岸風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賴文祥、沃旭台灣董事長汪欣潔、華新能源電纜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營運長王維熊、台船環海風電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執行長郭坤成。(圖/沃旭能源)

沃旭能源積極佈局離岸風場亞太地區市場商機

沃旭能源主導的「亞太風電新技術聯盟」已經加入的包含負責風場設計的林同棪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海纜生產供應的華新能源電纜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管架式負壓沉箱水下基礎(SBJ)的世紀離岸風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負壓沉箱水下基礎安裝工作的台船環海風電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環海翡翠輪」。

在水下基礎的應用上,沃旭在亞太地區率先於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西北離岸風場獨家採用管架式負壓沉箱水下基礎,此類技術無需打椿,除役時可完整移除,可將施工期間的環境影響降至最低。負壓沉箱水下基礎設計、製造和安裝技術分別由林同棪、世紀風電和台船環海執行,並以大彰化東北離岸風場作為實作場域,持續厚植台灣離岸風電的技術實力,進而攜手台灣供應商開拓其他亞太風電專案。

此外,沃旭將在大彰化東北離岸風場引進275kV電壓等級的海纜產品,產品由華新麗華子公司、本地海纜供應商華新能源電纜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未來這些海纜產品將具備國際認證和技術能力,於台灣首座海纜廠生產最高規格的275kV產品,實現國產化目標,替出口亞太市場做好暖身。

在亞太區域,沃旭能源正在開發中的離岸風場總裝置容量可達6.4 GW,除了台灣的大彰化東北離岸風場外,沃旭還在韓國開發1.6 GW的仁川離岸風場,並於去年11月獲得開發許可。最近,沃旭在澳洲的吉普斯蘭離岸風場也取得了重大進展,澳洲政府授予其「吉普斯蘭許可區域一」的獨家專案開發許可,潛在容量達2.8 GW,「吉普斯蘭許可區域二」(2 GW)的獨家開發許可也有望於近日頒布。

沃旭台灣董事長汪欣潔表示,從進入台灣市場開始,沃旭就致力於協助本地供應商掌握離岸風電的關鍵技術。隨著進入區塊開發階段,沃旭將以大彰化東北離岸風電計畫作為本地業者的新技術發展平台,從設計、製造、安裝到運維,全方位提升台灣供應鏈的技術和生產能力,累積國際競爭力,未來共同迎接亞太市場的挑戰。

沃旭能源的運維策略也非常全面。公司致力於風場運維期30年的穩定發電及資產管理,從2018年開始已經培育近50位本地運維人才,並在台中港自行投資興建亞太最大的離岸風場運維中心。沃旭還與大三商合作,打造全球首艘台灣籍客製化運維作業船「大三商領航」號,確保所有大彰化離岸風場的最佳發電效能。

瀏覽 574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