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轉變快!8月5日成為2025年最短的一天
記者林育如/編譯
隨著夏季逐漸遠去,地球白天變短的現象不只因季節影響,8月5日這一天,地球自轉時間更創下近年來新低。根據《Timeanddate.com》指出,2025年8月5日的太陽日比平常24小時略短約1.25毫秒,成為今年以及有紀錄以來最短的一天之一。

一般人可能感受不到這微小的變化,但科學家卻對地球自轉加快的趨勢感到困惑。過去數十年地球自轉逐漸放慢,然而近年來卻出現加速的現象,且至今沒有明確解釋。
所謂「一天」是以太陽為參考點來定義,從正午到隔日正午為一個太陽日,標準為24小時(86,400秒)。根據《EarthSky》的數據,地球真正自轉一圈相對恆星的時間(恆星日)是約23小時56分鐘4.1秒,這也是為何星星每天會比前一天提早約四分鐘升起。
《Space.com》報導指出,科學家預測,2025年有三天的太陽日將比24小時短,分別是7月9日(短1.23毫秒)、7月22日(短1.36毫秒)和8月5日(短1.25毫秒),其中2024年7月5日更短達1.66毫秒,是有紀錄以來最短的一天。
延伸閱讀:
月球經典隕石坑成探測試驗場 為搜尋外星生命鋪路
太空門票2,800萬美元!藍色起源週末發射6人團體自由行
福衛八號10月升空 台灣首度自製光學遙測衛星領軍星系衝太空
JWST揭露NGC 6072星雲驚人結構 恆星死亡不只一種模樣
自1973年開始紀錄以來,地球的太陽日大多因月球的引力作用逐漸延長。月球繞行地球產生摩擦力,使地球自轉變慢,日子變長。月球的位置變化,特別是赤緯角的不同,也會造成地球自轉速度短期的波動。
不過,近年地球自轉加速的原因仍不明朗。部分學者推測全球暖化可能有影響,但更可能是地球內部液態核心自轉放慢,使整體地球自轉速度反而加快。
雖然8月5日的自轉變化肉眼難以察覺,但若這種加速趨勢持續到2029年,科學家將首次考慮新增「負閏秒」以調整時間,這將是人類歷史上的首次。
資料來源:Space.com、EarthSky、Timeanddat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