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明明這麼熱 為什麼太空冷颼颼?

編譯/李寓心

人類對於太空宇宙的好奇,最常出現的包括「外星上是否有生命?」或「外星人到底在哪裡?」等這類問題,但有時候卻會忽略那些看似簡單,卻很有趣的問題,像是「火星上的空氣人類能不能呼吸?」所以最近在Facebook的社團中,有人詢問:「太陽高掛天際,地球可以感覺到溫暖,但為什麼太空卻是冷的?」

太陽核心溫度超過1500萬°C,表面光球層約為5500°C,但距離光球層越遠,太陽外層大氣的日冕層,反而越遠溫度越高,高達350萬°C。(圖/123RF)

根據網站指出,太空確實很冷,平均溫度只有 2.7開爾文(Kelvin),約-270.45°C,至於極端熾熱的太陽,核心溫度超過1500萬°C,表面光球層約為5500°C,但距離光球層越遠,太陽外層大氣的日冕層,反而越遠溫度越高,高達350萬°C。這個看似矛盾的現象,或許源自人們直覺地將太陽視為火焰,想像行星如靠近火源的棉花糖一樣被烤熱,但實際上,星體的受熱方式並非如此。

更多新聞:量測外星世界溫度 韋伯太空望遠鏡附加大功能

太陽的熱能來自地球粒子相互作用

因為我們在地球感受到的熱,並非來自太陽的直接熱能,而是太陽發出的輻射,如電磁波譜上的各種波長,包括可見光等,與地球上的粒子相互作用後的結果。但在近乎真空的太空中,由於缺少可與輻射相互作用的粒子,無法透過輻射產生足夠的熱能,而太陽本身的熱能,也無法直接傳遞到太空,進而造成截然不同的溫度環境。

靠近太陽的飛行器 仍須抵抗極高溫度

雖然真空的太空中相互作用的粒子較少,沒有足夠的物質可透過輻射加熱,但並不代表人類可以將飛行器送至靠近太陽的地方,以體驗極寒的溫度。因為只要將物質置於太陽輻射的照射下,就會升溫。如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派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在接近太陽時必須承受高達1400°C的高溫,才能將探測器本體,保持在接近室溫的狀態,以人造物體從未達到的速度,穿過太陽日冕時所面臨的熾熱環境。

資料來源:IFL Science

瀏覽 1,568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