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間諜衛星競賽升溫  中印領先日韓緊追

編譯/李寓心

面對日益複雜的安全環境,中國、印度和其他亞洲國家,正在強化衛星網路以監控該地區的軍事動態。根據英國倫敦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發布的《軍力平衡》(The Military Balance)報告指出,中國在2022年運營136顆軍事偵察衛星,高於2019年的66顆,並擴大電子情報(ELINT)和訊號情報(SIGINT)衛星數量,以截取電子資訊。

韓國預計在2025年發射由國防部運營的衛星,以監視中國和北韓動態。(圖/截取自 韓國國防部)

間諜衛星(Reconnaissance satellite)也可稱為「軍事偵察衛星」,通常會在500公里的高度觀測事態發展,從部隊調動到導彈發射,這些獲得的資訊可在軍事衝突期間,幫助國家精確瞄準敵方資產。根據美國國防部的報告顯示,中國人民解放軍操作的情報、監視和偵察衛星,已經可以達到全球監控、跟蹤和瞄準美國及盟軍,尤其是在整個印太地區,包括朝鮮半島、臺灣、印度洋和南海。

更多新聞:日本2024年首枚火箭升空 間諜衛星進入軌道

朝鮮半島衛星勢力的角逐

北韓也將間諜衛星、核子和導彈技術,視為最重要的軍事優先事項,能夠即時監控美國航空母艦,並在2023年11月成功發射間諜衛星。而印度也發射一系列雷達成像衛星(RISAT),衛星數量從2019年的12顆增加至16顆。同時,日本也計畫在2029年以前,將衛星數量從目前的5個增加到9個,韓國則預計在2025年發射由國防部運營的衛星,以監視中國和北韓動態。

發射成本過高 日韓考慮聯手推動

然而,發射這些衛星代價也非常高昂。例如,日本政府每年撥出5.45億美元用於開發和營運資訊收集衛星,因為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標準發射成本為 6,700萬美元。雖然韓國軍方也正在研發自己的火箭,但為節省時間,2023年12月的發射,仍使用獵鷹9號火箭進行。因此,為了防止國防支出失控,日韓正在考慮衛星星座系統的概念,將一群小型廉價衛星連接在一起,以推動與國防相關的太空發展。

資料來源:NIKKEI ASIA

瀏覽 256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