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資深人資給文科生的建議

作者/葉雅雯(傳產人資)

在我的職業生涯裡,從家庭企業到上櫃公司的職涯過程中,很深刻的領悟到這個社會給文科生的機會實在並不多;我們的專長,應該就是語言了,但其實很多人都會在大學時期修語言課程,或是到坊間補習班,甚至是透過出國留學或打工度假的方式來學習語言,因此「語言專長」的人才,現在已經滿街跑了,甚至程度不比我們差!因為學校教的可能都是比較偏「理論式」的課程內容,進入職場後面對的都是商業或生活上的溝通,可以說是很難直接應用,還是必須透過時間經驗的累積,才能達到聽說流暢的程度;那麼,文科生要如何提升職場的競爭力呢?以下幾點建議給大家參考:

1. 必備「文書處理」能力,而且要「專精」:

我們是具備有製作外語文件簡報能力的,職場中這都是基本能力,但你對word或power point的操作是否熟悉?是否可以製作出精美且有「個人風格」的簡報?EXCEL當word用,只會基本的加減乘除? 或是可以熟練的應用各種函數、樞紐或格式設定來完成複雜的統計報表?文書處理能力絕對不是會用就好,務必追求專精且能帶入個人風格設計能力,才能從眾多雷同的報告中脫穎而出。

2. 資料收集分析及演說能力:

文科學生基本上很會「聽」也很敢「說」,表達能力是比其他人優秀的;在職場中,要善用這樣的專長,遵循「多聽再說」的原則,隨時打開耳朵吸收相關資訊,並理解、內化整理,在必要的時刻能夠完善、有條理的表達,並且在多人場合也不怯場,能自落大方的面對聽眾,不管是面對主管、客戶、廠商,聽眾是一人還是一百人,都要能表現出專業的形象及能力。曾經看過好幾位高權重的主管,上台簡報的時候,從頭到尾緊張到語無倫次,眼神也不敢跟台下交會,完全無法展現出個人專業,這時候其實台下聽眾就已經默默扣分,把他歸屬成不適合大場面的屬性了。既然我們有善於觀察及能言善道的專長,就把它變成我們職場的利器。

3. 培養「語言」以外的專長:

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項。記得我高中時英文一直是全班第一名,基本上沒有人英文能比我強了;但進到大學的外文系後,發現全班都是強者,自己的強項在這個地方變成每個人「必備」的技能而已。現在的職場也是這樣的,若是需要外語能力的公司,整家公司的員工都「必備」流暢的外語,那麼你的長處就變成「進入公司的基本門檻」而已;這時若能提出語言以外符合職缺需求的技能,就是很能替你個人加分的項目。

若想往軟體公司發展,便可進修語言程式相關課程、若想走業務行銷,除第二外國語專長外,也可進修統計學、經濟學等相關知識;若想走機械電機路線,也可參加職訓局的相關課程取得證照;現在很夯很搶手的職安衛相關職務,學習資源也非常多;若想加入HR行列,也有多種證照班、或是大學的學分班、研究所學位可以取得。

或許我們都曾抱怨當初選錯科系,但與其怨天尤人,不如想辦法改變自己的現況;其實,不只是文科生,每個科系的學生都會有自己的強項跟不足,但現實就是文科生人數過多,且語言學習的管道又多又便利,造成我們的競爭力下降;但其實在台灣這種「一窩蜂」的現象之下,任何科系的人在未來都有可能會輪流面臨到過剩的狀況;只靠著學校所學的能力打天下的時代已經過了,務必及早了解現在職場的基本門檻,發展自己的優勢、培養自己的第二專長,才能從大家都差不多的人才中脫穎而出。

瀏覽 253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