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業 PM 需要那麼多技能?一般常見職能其實有這 3 種!|專家論點【Mr.T】

「天啊!大聲尖叫,怎麼軟體業 PM 需要那麼多技能啊,我該從何下手,怎麼辦呢?」別擔心,今天這篇文章,希望帶領大家入門軟體業 PM 最需要知道的職能有什麼。以下或許有些過度簡化,或是看起來如此爾爾,實際上我們是為了讓初心者能夠快速掌握的簡易架構。

  • 以下我們先泛指 PM,不專們指專案經理、產品經理等不同職位名稱。
圖片來源:Freepik

常見職能

一、軟體專案管理

很多人會直覺想到 PMP 專案管理證照,其實 PMP 只是一種公開的證照與工具指示,我們需要更注重的是精神而不是方法論。依據軟體的生命週期,管理技巧最常見的是「敏捷開發」、「精實開發」、「瀑布開發」,這些方法都是一種精神且沒有對錯,只有在合適的團隊與時機搭配可以使用的技巧。

如果是 B2B 軟體產業就更為特別,除了有以上技巧外,不外乎的企業合作就更需要知道開案、進行案子、結案的三個大階段中的專案管理與利害關係人管理。

此外,在這些專案管理工具中會牽涉到軟體功能的測試階段、階段性上版的規劃,分配功能實作的優先順序。以及透過這些方法論,如何搭配合適的專案管理工具(例如 JIRA, Trello, Redmine),這我們就必須謹記在心,沒有完美的工具,只有合適於現有團隊中痛點的解決途徑。

圖片來源:Pinterest

二、軟體產品企劃

通常指的是軟體功能與產品誕生前需要的前置準備,會遇到的是使用者或市場的定義、使用者訪談、使用者體驗與介面設計、使用流程規劃、系統分析、解決方案組合。聽起來滿多是設計師、工程師、業務會做的事情,而作為一個好 PM,需要知道該如何跟不同單位合作,以及什麼情況自己需要介入了解,非常關鍵。

PM 扮演的絕對不是上帝視角(畢竟你不是老闆也還只是個打工仔),而是要懂在各個專業單位間斡旋,商量一個最適合當下的解決方案,有時候受限於時程、成本、技術難度等等不得不妥協,而這就是作為 PM 最需要全局思維的時候。

PM 千萬不要任何事情都親力親為,團隊初期雖然有些事情必須撿起來自己做,一旦組織規模漸漸長大,要懂得將手上的事物轉交給更專業的職能同學,而這些產品企劃過程中,如何做合適的轉移以及自己日常事務的任務轉換,就又會是個組織規劃的議題。

三、軟體策略分析與營運流程

前面兩者都偏向微觀思維,而軟體策略的宏觀思維是站在企業的角度與產品未來發展的角度,涵括產品在幾年之間的成長或退場路線圖、產品在不同企業間的策略合作、產品的盈虧分析、產品上線後的行銷安排、對應的客服服務。

結論

聽起來可別覺得毛骨悚然、瑟瑟發抖,術業有專攻,我們可以在自己的人生分為很多階段逐一熟悉,或是選擇個人期望專攻的方向,沒有優劣,只有是否合適。

瀏覽 5,379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