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二三事】6種方法 教你克服求職逆境

編譯∕龔鈺翔

據Forbes報導,美國正在面臨嚴重的求職疲憊與職業倦怠的問題。據報導統計,超過5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因為長時間求職而感到疲憊。另外失業的人們正在大量「憤怒申請」,申請大約30個工作卻只收到4個回音。在這後疫情時代,就業市場不穩定、預算削減、裁員,早已讓求職者不知所措,也感到不足為奇。

此外,知名求職軟體LinkkedIn進行超過30000名美國員工有關《工作信心指數》的調查,發現+100(最有信心)與-100(最沒信心)中,2023年1月整體平均為+36。經過4個月後,評分竟下降至+27。

據報導統計,超過5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因為長時間求職而感到疲憊。(圖/123RF)

更多新聞:【職場二三事】轉換跑道更換工作的10個利與弊

1、不亂用撒網式求職,只需找尋自己的目標

有些人認為投履歷就像是投資報酬率一樣,付出越多得到越多?其實不盡然,這種撒網方式很少有成效,即使有效,也浪費了大量寶貴的時間與資源。

相反,你只需想好自己理想的工作、目標、興趣,一但確定自己的選擇後,就開始尋找有哪些符合你理想的公司。當然,在申請新的工作之前,可以更新你的履歷,這樣可以確保你的技能與資訊都是最新的。

2、善用人脈

你是否也聽說過「六度分隔理論」?這理論主要是說世界上不認識的兩個人,只需要極少的中間人就能將兩人串接聯繫。也許你所投履歷的公司剛好有你的朋友或是以前的同事,他們可以幫你聯繫到公司面試官,你可以嘗試尋求朋友們向面試官推薦。因為推薦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是最能幫助你的方法。

3、制定找尋工作的時間,而不是埋頭苦幹的一直找

求職是一個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的事情,有些人一週就已經花費40小時,千萬別這麼做!這會讓你快速走向「憤怒申請」。將找尋工作的事宜安排在一天當中你工作效率最好的時候。時間不需要多,但是每天都有在進行就會有所進展。

4、安排自我修復的時間

求職是一項漫長且艱苦的事情。普遍來說,如果要找到一份像樣且較好的職缺可能需要大半年以上的時間。這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需長期備戰,你需要在這時間韜光養晦充實自己,讓自己多休息。

每天安排時間運動、休息、參加線上課程來充實自己,可以幫助你度過困難期。有健康的身體是所有事情包括工作的良好基礎。

5、找尋副業與零工來支撐生活

追求理想工作是應當的,但是求職過程太長時,你可能還是需要找尋一份副業或是自由業來維持生計。選擇考慮自由業或是臨時工,不僅可以讓你在找尋正業時轉取生活費還可以學習到不同領域的經驗,甚至在往後面是中提供有趣的話題。或許你無法相信,你的副業竟然也能夠成為一個全職事業。

6、尋找專業人員幫助

如果你已經進行求職事宜好幾個月卻都沒進展,那麼是時候改變自己了。或許是你的技能太舊太普通?履歷設計不到位?還是不擅長面試?這些都是可以依靠後天來補足的,你可以尋求信譽良好的職業教練幫助你,職業教練的優勢在於他們了解就業場的大小事,從履歷到面試技巧,都是職業教練都有涉及到的領域。

結語:

尋求自己合適與喜歡的工作是需要時間與耐心來灌溉,與其一直問自己為何面試都被刷下來,不如專注你可以控制的事情。比如你的態度和方法,從履歷檢查到面試過程的技巧。切記!你是在找尋一份你喜歡且合適的工作,而不是尋找100份工作。

資料來源:Forbes

瀏覽 944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