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今年新鮮人最想投入的產業依序是「資訊科技業」、「工商業服務(金融業) 」以及「教育政府團體」。科技業是大多數人的夢幻產業,讓科技業主管告訴你,如何躋身當科技人。
科技產業趨勢
產官學熱門焦點

賣冰要從冬天開始賣起|專家論點【郭啟全】
今年夏天筆者至麥當勞用餐,發現麥當勞可可布朗尼「冰炫風」與「蛋捲冰淇淋」很暢銷。筆者突然有一個念頭,冬天還會有這麼多人吃「冰炫風」與「蛋捲冰淇淋」嗎?冬天開火鍋店,夏天開冰店,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經營之神」王永慶董事長卻提出「冬天開冰店」。

德好將大數據替顧客打造數據衣櫥 完善數位轉型動能
去年底於高雄軟體園區成立的「德好將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做為企業數位轉型最佳戰友,除了具備多名資深AI數據工程師與數位轉型顧問,還立志要替台灣企業成功迎接數位轉型,德好將負責人周育德(亞歷山大)更充滿熱情,期許團隊能扮演企業數據收納師,架構出精簡友善的數據衣櫥,透過數據驅動讓經營者團隊可以做出精準商業決策,「德好將大數據公司Logo即是數據衣架的意念,而英文字母A,形意上三端點也代表德好將三神器:善用政府資源、數據驅動、培養人才。」

臺灣勇奪12項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工研院拿下八大獎
今年「創新科技 榮耀國際2023 R&D100 Awards」(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臺灣創新科技囊括12個獎項,獲獎數居全球第二,其中工研院獲獎8項,僅略少於研發經費為工研院3倍的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超越麻省理工學院、杜邦、3M、NASA研究中心等國際領導機構/廠商,顯示我國創新科研實力傲人更領先國際。

工研院攜手專家推動虛擬電廠普及化 促臺灣電力永續
工研院4日舉辦「虛擬電廠發展趨勢與應用案例研討會」,號召日本東芝能源系統株式會社、台電等國內外專家,分享虛擬電廠的實務經驗與案例,期盼透過互相交流,打造虛擬電廠完整的生態鏈,進而成為臺灣未來重要新興電力來源,幫助供電穩定並提升電網韌性。

工研院ICT TechDay 展現34項資通訊新技術成果
不用穿戴裝置就能製作3D人物動畫、駕駛視線可穿透前車堪比千里眼、生成式AI賀卡現場玩。工研院3日舉辦第六屆ICT TechDay資通訊科技日論壇,並且展示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數位部數位產業署的補助下多達34項技術成果發表。 工研院表示,此論壇邀請產業重量級專家如日本NTT、太空中心、中研院資安專題中心、聯發科技、鐳洋科技、研華科技、台灣大哥大、邁爾凌科技等,分享低軌衛星、車聯網、5G/6G通訊、資安、AI人工智慧、生成式AI(GAI)等趨勢,為臺灣資通訊產業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