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今年新鮮人最想投入的產業依序是「資訊科技業」、「工商業服務(金融業) 」以及「教育政府團體」。科技業是大多數人的夢幻產業,讓科技業主管告訴你,如何躋身當科技人。
科技產業趨勢

遠亞合併元年 遠傳談3年布局
遠傳電信與亞太自2023年12月15日正式合併,2024年為遠亞合併後的第一年,遠傳總經理井琪於4月15日宣布遠傳定下「一年拓基,兩年有成,三年起飛」的3年布局目標。井琪受訪時表示,遠傳加速發展綠色智慧資通訊應用、5G遠距診療、生成式AI、消費者數位服務等應用,將超越傳統電信框架。

工研院專利影響力 八度獲頒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獎
「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獎」主辦單位科睿唯安(Clarivate)頒給今年得獎臺灣機構含工研院等11家,工研院在經濟部支持下,持續提升跨技術領域的研發優勢,成為亞太地區獲獎紀錄最多研發機構。

數位部改善澎湖輪海上通訊 行動寬頻涵蓋航線逾9成
數位發展部持續強化臺灣通訊韌性,將與中央單位、地方政府以及電信業者共同努力,在於沿線制高點增建基地臺,優化沿線多個基地臺發射角度,改善澎湖輪海上通訊網路。

國科會釋出TAIDE-LX-7B模型 強化臺灣大型語言模型導入生成式AI
國科會2023年初即推動可信任生成式AI發展先期計畫(Trustworthy AI Dialogue Engine,簡稱TAIDE),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宣布釋出 TAIDE-LX-7B模型,這是一款結合臺灣文化的大型語言模型,透過此次模型釋出,將能協助我國政府在生成式AI模型的整體發展。

南亞科技再度獲頒2024全球百大創新機構
南亞科技蟬聯入選由科睿唯安 (Clarivate)「2024全球百大創新機構」(Top 100 Global Innovators)。百大創新機構評選標準包括影響力、技術獨特、投資力度、成功足跡等,並需計算其過去五年的專利創新產出,今年僅有11家臺灣企業入選,給予南亞科技高度肯定。
產官學熱門焦點

政大AI跨域聯展參展人數創新高 AMD、臺灣思科等25家企業參與
國立政治大學2日舉辦2025 NCCU Innofest期末專題海報聯展暨政大鏈結AI生態圈產學交流會活動,今年首度擴大為校級舉辦,集結政大、中央大學、臺北科技大學等20門課程,共計150組專題團隊、超過650位學生參與,參展人數再度刷新紀錄,同時邀請包括AMD、大聯大控股、臺灣思科cisco、資策會等25家企業參與,成為產官學界AI跨域交流的重要樞紐。

推動AI應用、強化打詐 數發部長黃彥男揭3大施政方向
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3日於上任週年記者會,回顧過去1年來的施政成果,並對未來政策方向做出詳細說明。黃彥男強調,數發部將持續推動「強化數位韌性」、「發展數位經濟」及「積極強化打詐」3大核心施政方向,將繼續致力於推動數位基礎設施的韌性建設、加速數位經濟的發展,特別是AI應用與產業資安領域,並透過公私協力機制強化打擊數位詐騙。

Google Chrome移除中華電信憑證 數發部:超前部署雙憑證機制
Google Chrome宣布,將移除預設信任中華電信於2025年7月31日後簽發的新憑證,引發關注。數位發展部2日表示,政府已超前部署全面應變措施,自今年3月起啟動政府網站雙憑證機制,確保政府網站在各主流瀏覽器上皆能持續安全運作,維持公共數位服務的穩定性與可信度;中華電信說明,移除的原因是部分程序未能在Chrome新政策要求的時限內調整完成,所有於2025年7月31日前發行的憑證均不受影響。

竹科管理局長交接 吳誠文:竹科是臺灣經濟命脈、影響半導體產業鏈
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2日舉行新舊局長交接,由國科會主委吳誠文監交將印信交給新任局長胡世民。吳誠文致詞時表示,竹科不僅是臺灣經濟命脈,更影響半導體產業鏈,未來科學園區將走向生態科學園區,朝低密度開發,兼顧保護環境與文化。

廢棄物化身綠建材 台科大把咖啡渣變環保隔音建材
廢棄咖啡渣也能成為守護居家與城市寧靜的「守護者」!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陳建光帶領團隊投入「廢棄咖啡渣環保隔音建材」的研究,開發兼具隔音、除臭與環保特性的創新材料,展現廢棄物升級再利用的潛力。

國科會打造AI系統平台、啟動超級電腦 緯創、仁寶等50家台廠加入
國科會「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預估5年投入360億元預算,結合沙崙科學城與周遭從嘉義到屏東的半導體S廊帶,促成AI產業化、產業AI化,其中將投入超過30億元打造「臺灣智慧系統整合製造平台」,為中小企業或新創提供AI軟硬體系統設計及試製一站式服務,緯創、仁寶等50家台廠均為供應端合作夥伴;另外,明年將啟動新AI超級電腦建置,逐年將算力提升至200 Petaflops(PF),加速AI應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