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對企業和職業發展的影響,如何增進自己能力成為重要趨勢|專家論點【史塔克實驗室】

圖片來源:freepik

近年來,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開始對企業還有員工產生影響。隨著 AI 的發展,傳統企業的運作模式和工作方式都將面臨改變。

在 2023 年五月,IBM 首席執行官透露,約有 30% 的內勤工作將於未來五年內被人工智慧取代;這30%的職位包括員工通過離職或退休的工作職位,而非直接裁員。這顯示企業正在精簡人力資源並優化效益。在經歷了 COVID-19 疫情後的通膨現象,許多企業為了利潤最大化採取了精簡人力的措施,高科技企業也不例外。此時,人工智慧的大量應用為企業提供了一個思考的空間,他們考慮是否可以通過 AI 工具使少量員工完成與原來相同的工作量。如果可以的話,減少支出且保持利潤和工作效率相當,那麼何樂而不為呢?

儘管許多文章恐嚇著哪些職業最容易被取代,如客服代表、行政助理、資料輸入員、工廠工人、銀行櫃員、產品設計師、法律人、銷售人員、廣告製作人和財務管理人員,雖然以科技人的角度來看,不必過於擔憂,不能輕易地使用「取代」這個詞語來恐嚇這些職業。

使用「取代」這個詞語很容易讓人們覺得人類將不再需要進行這些工作。但也不能完全沒有警惕,科技是一個趨勢,了解科技可以為個人和團體帶來更大的利益。

對企業來說,追求的是「最大利益化」

企業追求的是「最大化利益」,透過相似或更高的投資報酬率來創造等值或更大的效益。以「工廠工人」為例,儘管機器手臂和自動化技術已經很成熟,但在初期建置時需要較高的資本投入。當訂單不穩定、現金流等問題無法負荷時,用科技取代人力並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否則為何到現在還有工廠工人存在?

此外,關於某些文章提到民眾認為「服務業」容易被取代,值得思考的是便利商店店員的例子。可能有很多人認為店員是可有可無的,透過自動化結帳就可以消除店員工作。但在國外,Amazon 早已推出類似的無人商店概念,例如 Amazon Go。該商店採用手機作為進店消費的憑證,並使用影像辨識技術判斷顧客拿了哪些商品。儘管如此,自 2023 年 4 月起,Amazon 卻宣布關閉多家 Amazon Go 商店。原因在於越來越多人開始採取遠距辦公的工作型態,以及許多科技企業採取精簡策略,Amazon 也不例外。這個例子跟「工廠工人」一樣,不是科技無法達到,而是成本太高。用科技取代人力並不一定有意義。

上面的例子中考量的因素不僅僅只有成本,還有其他的因素,例如台灣的 7-11 也曾發展無人商店,但經過數年的測試,他們發現無人商店在台灣並不適合,因為店員的人情味無可取代,而且台灣的消費市場偏好熱食,熱食產品會因為無條碼可刷,因此建置的成本跟技術也相對較高。因此,7-11 近年來投入研發自動販賣機,認為這是比無人商店更實際的選擇。每個企業都會透過科技來提升效益,但對於企業而言,了解人工智慧的技術發展和應用場景是非常重要的,許多企業也正在積極進行相關研究,各家企業會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對員工來說,增進自己相當重要

對於現代科技,筆者認為平時可以閱讀相關文章並討論科技趨勢,甚至參加相關培訓和課程,以增加自己的能力,都是很值得去做的事。透過這些方式,我們可以了解科技的技術在自己所在的行業中的應用,並學習如何運用這些技術創造價值。

儘管這篇文章沒有對 AI 可能取代人類這個議題表示悲觀,但是 AI 確實破壞了許多專業的門檻,如商業設計。以往商家所花的錢與成果成正比,但現在使用 AI 後,過往花的固定成本可能會得到更好的成果,老闆花少少的錢得 60 分的圖片跟設計樣式,現在有了 AI 之後相同的金額可能會得到 80 分甚至更高的成果,這樣可能會排擠到一大批不專精的設計師,也可能會讓專業的設計師感受到危機感。運用 AI 技術或者如何創造出更多價值,可能是未來設計師必須要具備的能力之一。

就像過去紡織和棉花工業的生產自動化一樣,工人失業和社會運動的反對聲浪一度高漲。當時,大量的手工工人失去了工作機會,因為機器能夠替代他們的勞動力,並且常常發生毀壞紡織機的事件。歷史看似不斷地重演,但目前 AI 雖然還不至於馬上取代人類的工作,但是如何善用 AI 這個工具相當重要,以及如何提高人類的價值也是不可或缺的。例如,現代紡織業中大量的衣服都是由機器生產,但是手工製衣的產業仍然存在,並且專業性和差異化是其生存之道。

過去,我們認為每個人都可以學習程式,程式也是一種工具,可以讓不同的職業更加便利。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將 AI 程式封裝好直接提供給使用者,例如 AI 繪圖、AI 演唱合成技術、AI 監考系統、AI 聊天機器人等等,如果讀到這邊認為我舉的例子還太少,那就對了!全球各地都在幫 AI 找新的工作機會,但人類是否有在學習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呢?

最後不免俗套,人類只要努力增進自己就不會沒有工作,舊的工作需要的人力變少,但會產生新的工作需求,而且性質可能會類似。只要努力學習並掌握新的工具,我們仍然可以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保持競爭力。

瀏覽 1,443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