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今年新鮮人最想投入的產業依序是「資訊科技業」、「工商業服務(金融業) 」以及「教育政府團體」。科技業是大多數人的夢幻產業,讓科技業主管告訴你,如何躋身當科技人。
科技產業趨勢
產官學熱門焦點

迎接AI時代 元智大學人社院必修「數位人文應用」
因應人工智慧 (AI) 時代來臨,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為培育學生具備運算思維及運用生成式AI的關鍵能力,推出全新必修課程「數位人文應用」,這門橫跨大一上下學期的課程,涵蓋生成式AI的基礎知識及在各系專業之應用。

清大設高雄校區培育AI半導體人才 10月對準產業需求開學分班
教育部上月審議通過清華大學高雄校區設置計畫,清大22日舉行「高雄校區計畫通過暨校友聯誼會」,向校友們宣布這項消息,高雄在地院校包含高雄醫學大學董事長陳建志、校長余明隆、高雄大學校長陳啟仁,以及高雄市長陳其邁都到場祝賀。陳其邁說,清大將在今年10月份優先開設學分班辦理招生,更與淨零學院、高雄大學合作開設AI、淨零、半導體產業等課程,盼培育南台灣高階研發、產業創新人才。

荷蘭RoboCup機器人世界盃 台灣隊「音樂指揮家」獲兩項冠軍
2024 RoboCup機器人世界盃今年在荷蘭愛因荷芬舉辦,21日比賽成績揭曉,台灣代表隊Comet隊與Conductor隊表現亮眼,共獲得兩組第一名以及一項最佳機器人舞台表現大獎。其中,成員皆來自新竹縣市高中的Conductor隊,以創新的「音樂指揮家系統」,巧妙地結合了影像辨識技術與機器人控制,展現高度技術與藝術融合,獲評審青睞,一舉奪下兩個項目的冠軍。

銘傳產品設計課導入AI 教學生下對「咒語」啟發圖像創意
全球刮起AI炫風,國內大學也掀起一股AI教學應用的浪潮,銘傳大學22日表示,該校設計學院商品設計系「產品設計」課程,將生成式AI做為設計圖形與影像的創作工具,教導學生下對「咒語」,提高圖像的創意啟發及設計構想完整性。

大腦這樣運作 陽明交大發現神經細胞會「揪團組隊」
記者/李琦瑋
交朋友與群體生活是一種天性,這種天性不僅表現在一個獨立的生物個體上,有時就連細胞似乎都有這種傾向。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團隊在研究神經細胞的過程中,就發現神經細胞也有類似朋友之間「揪團組隊」一起活動的現象,揭示腦神經複雜的協同工作方式,能進一步理解大腦的機能。

輝達、超微AI算力平台開放申請 新創業者優先「免費用6週」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採用輝達(NVIDIA)、超微(AMD)頂級算力晶片,建置並提供AI算力平台給國內業者免費申請使用,鼓勵其深化AI技術,發展智慧化應用服務。數產署表示,AI算力平台本週開放業者申請,成立未滿8年的新創業者具優先資格,使用期間為6週,申請截止日期到8月13日,目標今年提供60家廠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