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今年新鮮人最想投入的產業依序是「資訊科技業」、「工商業服務(金融業) 」以及「教育政府團體」。科技業是大多數人的夢幻產業,讓科技業主管告訴你,如何躋身當科技人。
科技產業趨勢

行競科技研發浸沒式電池冷卻技術 10秒降溫千度
近年電動車 (EV) 成為趨勢、亦由國際能源署 (IEA)指出被視作最為具備前瞻性的重點產業之一。在多方關注下,其中最為直接影響電池效能的因素「溫度」,後續可能生成熱失控導致火燒車、電芯高溫導致電芯模組連環爆、降低續航力等疑慮,更是車主們和電動車產業注重的一大痛點。於此同時,行競科技(Xing Mobility)做為全球浸沒式冷卻電池技術的先鋒,研發出10秒即降溫近千度的「浸沒式電池冷卻技術」,驚豔業界。

So-net獨家代理《突擊莉莉Last Bullet W》國際版 即日起全球同步預約開跑
日本暢銷IP之一的《突擊莉莉》,包含了多種相關作品,從模型、小說、動/漫畫到舞台劇等,相當多元。今 (15) 日,日本Sony企業在台分公司台灣碩網網路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So-net ),簽署代理合約,將推出國際版讓全球玩家可以同步對戰、同步展開全球(不含日本、中國大陸)事前預約活動。

台泥啟用蘇澳35MW E-dReg儲能系統 拿下7成2市佔
台泥於4月15日宣布在宜蘭蘇澳建置的35MW E-dReg儲能系統正式啟用參與台電電力交易,而今年底前,另一東部50MW E-dReg儲能案場也將分2期陸續併網。台泥表示,E-dReg儲能是目前台電電力交易產品中平均結清價格最高的,台泥佔國內E-dReg儲能總容量72%達到145MW。

群創強攻ESG 參展Touch Taiwan打造「低碳樂活館」
ESG文化當道,減碳成企業趨勢。群創光電將於4月24日至26日攜手群創教育基金會共同參展Touch Taiwan 2024「淨零碳排 主題專區」,並以「低碳管理中心」、「永續人才會所」及「碳行者收藏室」等3大主題展出,打造「低碳樂活館」,力拼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20年減少25%、大中華廠區再生能源使用佔比達20%(RE20)與辦公室(RE100)等目標的承諾。

數位部推動民間無人機資安實驗室週年 22機型通過檢測
數位發展部表示,為有效協助我國無人機產業提升資安防護能力,去年推動所屬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Telecom Technology Center,TTC),集結民間資安業者籌組成立「無人機資安聯合驗測實驗室」,成立周年已協助國內13家無人機廠商、22種機型無人機通過產品資安檢測。

首座晶創海外基地落腳布拉格 國科會鏈結臺歐人才
國科會於2023年啟動「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簡稱「晶創臺灣方案」),為能結合生成式AI及半導體晶片設計製造優勢,首座晶創海外基地拍板落腳布拉格,未來將能連結歐洲與臺灣,打造國際化的晶片設計人才培育平台。
產官學熱門焦點

全球淨零碳排與永續發展成趨勢 台灣「綠領人才」需求8年多3倍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問題加劇,「淨零碳排」、「永續發展」已經不再是口號,成為全球治理的核心議題,全球企業與政府為了實現2050年淨零轉型,紛紛制定階段性的減碳目標,使得「綠領人才」的需求在近幾年來大增。根據環境部的調查統計,近8年綠領人才需求增幅達到329%,這樣的成長幅度已經和AI等高科技領域的人才需求相當。

政府成立「AI公務人才發展辦公室」 強化公共服務品質
為提升公務人員AI知能,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9)日表示,人事總處及數發部將共同成立「AI公務人才發展辦公室」任務編組,全面推動公部門AI人才培育,希望進一步強化政府公共服務品質。

推動「AI新10大建設」 郭智輝:台南將成生產機器人重鎮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表示,因應全球AI與機器人浪潮,台灣將會打造「AI新10大建設」。經濟部長郭智輝28日接受節目專訪時指出,機器人研究將由工研院南分院執行,規劃約300公頃園區用地,台南將成為生產機器人的重鎮。此外,經濟部也將針對大學畢業生祭出AI訓練計畫,希望達成培育20萬AI人才的目標。

國科會跨部會推動「在宅醫療科技」 發展主權AI、照護機器人
為了實現健康臺灣願景,並呼應智慧醫療結合健康照護的政策主軸,政府規劃推動「在宅醫療科技政策」,運用智慧科技將醫療及照護服務延伸至居家、機構及社區生活圈,打造在宅醫療生態系。國科會28日舉辦「在宅醫療科技推動」跨部會工作坊,邀集經濟部、衛福部、數發部與第一線醫護代表齊聚,透過科技與醫護的對話,共同探討以科技輔助基層醫護服務,同時結合家戶需求拓展市場,進而帶動生醫產業發展與創新。

數發部啟動公私聯防 TWCERT/CC、Google.org助企業強化資安
數位發展部資通安全署27日說明如何透過臺灣電腦網路危機處理暨協調中心(TWCERT/CC)及Google.org贊助,推動「NICS臺灣資安計畫」,協助企業強化資安,公私聯防展現臺灣資安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