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jection = Redirection 如何從面試被拒的經驗吸取養分,調整心態再出發

圖片來源:freepik

文/Hsuan

相信大家已經在社群上看到很多設計師分享自己如何準備面試,成功收到錄取通知的各種好文。但成功背後,一定有很多辛苦的準備和可歌可泣的經歷,譬如面試後,被發無聲卡(ghosted),或是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收到recruiter 的email, 信件內容卻是 “Thank you for your time, we decided to move on with other candidates (…)”。

而我自己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度過了過去這半年….

先簡述下自己的背景經歷,我在數位產品設計領域約莫8年的經歷,在去年加入一間位在倫敦的跨境電商新創,加入約莫半年,由於大環境景氣不佳,公司在今年初人力資源調整,有了一波資遣潮,雖然自己留下了,但擔憂狀況若未好轉,自己被bye bye, 所以從今年4月到現在10月,開始找其他的機會,很剛好這半年的時間又遇到景氣衰退,有些公司甚至面到一半,就說職缺被凍結,其實找機會算是挺吃力的(有種跑馬拉松,跑到最後發現終點線不見的感覺?)。

這半年的時間,實際面試了位在英國或是有分佈在英國的13家公司,從獨角獸新創,中型上市公司到大型科技公司。

不敢說能分享什麼厲害的面試技巧,畢竟我也是收了蠻多 “謝謝你來面試,慢走不送 ”的類似拒絕信,但我從“第一批次”面試到最近,感受到自己的進步,身邊友人幫忙模擬面試後,也感受到我的表達比之前從容和清晰(小提一下,真人模擬面試真的很有幫助)。

那在進步之餘,到底有沒有實際顯現在成果上?我目前是獲得了兩家公司的錄取,一家是剛躍升獨角獸的Fintech 新創,另外一間則是上市的旅遊電商公司(若有興趣公司細節,歡迎來信詢問)。

這幾個月下來,有些感悟和心得,於是起心動念,趁記憶還鮮明,想用這段相對密集面試的期間,分享給大家自己如何從失敗被拒的經驗,擷取養分,應用在之後的面試上。
(由於網上已經有各種好文講述如何準備設計面試各個關卡準備的技巧,此篇並不會聚焦在這類的資訊,我會在最後附上相關資源,給大家參考)

接下來的內容,是依據我在英國尋找資深產品設計師(數位)的經驗,其他地區和領域可能略有不同,若有任何建議,歡迎留言指教(謝)。

從投遞職缺到最後一關的必經之路

先簡單提下我自己經歷的的面試流程關卡。

從這13家公司,我的個人經驗長度,快則2–3禮拜,慢則2–3個月,通常在最後一關面完後,一個禮拜大多都可以知道結果。

通常是三個主要階段:

(1)基本條件審核

主要是招募人員篩選(screening):主要聚焦在背景經歷、換工作動機、是否需要贊助簽證等基本條件篩選的問題

(2)設計專業技能

這部分多數是設計主管或是資深設計師1對1或是1對2進行。我經歷到的有:

  • 作品集簡報(Portfolio presentation)
  • 白板挑戰(Whiteboard)
  • 設計評判 (App/Web critique)
  • 回家作業(Take-home task presentation*)
    *這個部分多數公司已經盡量避免,防止候選人認為公司佔便宜,讓他們免費幫公司做專案

(3) 軟技能(溝通、跨領域合作、抗壓….等能力)

這個階段,除了設計主管,還會有其他領域的主管,像是研究、開發、產品的主管,進行1對1或是1對2的面談

通常大規模的公司,整個流程跑下來,最基本會有5–6關的面談,審核完畢後,若符合他們的標準,還會再安排團隊媒合的面談(若沒有合適的團隊,可能就無法得到任何結果?); 中小型規模公司,大概2–3關,就會知道最後結果。

我這邊依據面試過程的時間點,將我的建議和心得區分成三大塊:

  • 從面試完到等待結果的期間
  • 收到結果之後
  • 再次準備

[從面試完到等待結果的期間]

面試結束後,紀錄被問到的問題和自己的回覆,並且思考有無優化的空間

面試完,在還未知道結果前,多數心情都是忐忑不安,每當有email跳出,都會心臟蹦跳幾下,心想是否是面試結果。後來想想,與其擔憂結果,不如好好自省面試中的表現,思考下次如何進步。

在每次面試結束後,除了喘口氣喝個水之外,我會盡量在一個小時內,把被問到的問題和自己的回覆,記錄在面試筆記中。

這樣做的直接好處,是之後若進到下一關,再被問到同樣的問題,可以提醒自己,確保提供的答案是一致的(有些公司在最後會把每關面試官聚集在一起討論,這時候若發現類似問題,但面試者講的答案不一樣,可能會減低公信力)

再者就是依據被詢問到的問題,瞭解公司側重的面向,進而評估是否符合自己 (公司面試你,你也同時在“面試”公司是否適合你)

我自己覺得把問題記錄下來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在事後比較冷靜和全面了解公司想要找的側重方向。畢竟在面試中,你一來我一往,忙著思考怎麼回覆,常常會忽略面試官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想要探究什麼。

像是其中一家,就問到 “若是在設計過程中,沒有任何數據或是質化的調研資料協助你做決策,你會用什麼方法進行?”

雖然現實中,可能不會遇到這麼極端的狀況,但這類假設題,目的是在看你是否能夠利用你的產品力和自身知識,快速決策,產出成果,也可以由此看出這間公司很側重在效率和速度,若你需要很多輔佐資訊或是很久的時間進行調研,才有信心開始設計,可能這個缺就不是這麼適合你。

思考自己的回覆,是否有清晰直接的將自己的長處彰顯出來

我自己常常在面試之後,會心想“我怎麼沒提到這個,嘖,可惜…” ,但這些 “悔恨不已”通常都在我的腦海一段時間後,就灰飛煙滅(金魚腦的好處? )。

但在有把自己的回覆紀錄下來的習慣後,我開始比較有意識的分析自己的回覆是否有可以加強的地方,或是改成更直接、強而有力的故事,去彰顯自己的長處,這一點對於在回答行為問題(behavioural questions)的時候,很有幫助。

像是我曾經被問到 “Tell me a time when you have to work with team across time zones?” (可以分享你過去跨時區工作的經驗?)

我當下聽到,就開始用平白直述的方式,講我會怎麼做並補充了我的過去經驗,洋洋灑灑講了快要五分鐘。(根據indeed career guide,30秒-4分鐘為理想的回覆長度)

在講到一半時,我看得出來面試官其實想喊我卡,但基於禮貌,還是讓我講完,並在之後再追問幾個澄清的問題。我事後把自己的回覆紀錄下之後,發現其實自己沒有把重點先扼要的陳述出來,導致讓聽者會很容易在中間疑惑迷路。

我把問題和回覆紀錄完畢後,通常會再次模擬情境,思考下次若再被問到類似問題,會怎麼回覆地更好 (這部分我會在後面補充,從網上和身邊友人取經學習到的,如何簡潔地將自己的故事說精彩)

瀏覽 1,423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1 2 3下一頁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