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眺望2024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 揭示未來十大跨域領域趨勢

記者鄧君/新竹報導

工研院10/24~10/27及10/30~11/3展開為期9天共17場的「眺望2024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眺望2024各產業發展大勢及全球布局策略。

工研院「眺望2024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眺望2024各產業發展大勢及全球布局策略。左起為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副所長張慈映、佐臻公司董事長梁文隆、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林昭憲、工研院協理蘇孟宗、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邱求慧、JEF會長豐田正和、奎克生技董事長李鍾熙、黎明工程總經理黃貞凱、泓格科技副總經理鄭樹發、遠見雜誌總經理葉陶聖。(圖/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表示,今年正逢工研院邁入50週年作為承先啟後的時刻,今年結合2023 IEK Topics《奔未來:深耕50 領跑世界》永續50紀念專刊發表,揭示臺灣未來十大跨領域趨勢,協助企業打造韌性體質最不可或缺的新肌力。

工研院資深副總暨協理蘇孟宗表示,臺灣應立基在ICT技術整合與升級,加速企業進行數位永續雙轉型;並以多元的科技、人文和創新的應用與服務,發揮「智慧臺灣價值」,順勢強化在全球堅韌產業生態鏈之不可或缺的關鍵伙伴地位。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林昭憲為《奔未來:深耕50 領跑世界》專刊進行引言,揭示臺灣2035年十大跨域趨勢為:數位賦權、網宇世界、移動革命、成功老化、健康進化、脫碳能源、低碳生活、資源循環、敏捷治理、韌性城鄉。

根據此十大領域,可歸納未來2035的願景為「處處是智慧,強韌應萬變」—AI深入滲透人類生活各層面,若妥善運用將提升食衣住行育樂等各種生活機能,協助預應災害及危機;「人人均健康,永續可實現」—人類會更長壽,但需要科技讓健康狀態與生活品質保持良好水準,同時遏止環境劣化與資源耗竭。

工研院「眺望∼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今年邁入第14年,為臺灣規模最大的產業趨勢研討會,動員80位講師,接力超過50小時的產業趨勢演講,預測來年國內外產業重大趨勢及觀點分析,協助企業未來營運策略與方向規劃,預估將超過5,000人次參與。

工研院《奔未來:深耕50 領跑世界》專刊針對臺灣2035年十大跨域趨勢重點及產業建議:
(一) 數位賦權,透過數位方案增能,實現包容與平等,例如利用擴增實境(AR)來進行職場教育訓練等。

(二) 網宇世界:虛擬世界擴增人類生活場域,如何兼顧人機互動的友善環境,將是數位轉型浪潮下必須重視的課題。

(三) 移動革命:智慧載具發展產生新移動型態,為滿足城市發展需求,未來將朝向建立更安全、高效的新一代交通體系,同時減少道路面積及汽車數量,將交通體系與城市整體規劃更妥善的互相搭配。
(四) 成功老化,超高齡社會改變生活模式,未來亟需有效預防、延緩、治療衰老疾病的新方法。

(五) 健康進化,人類擊敗多數疾病,突破既有生理限制,多種慢性和傳染性疾病的興起,也推動醫療照護產業從疾病治療轉向預防和控制疾病。
(六) 資源循環,資源短缺引發循環再利用與替代品需求,全球對潔淨能源的龐大需求將帶動鋰、鈷、鎳金屬與稀土礦物的需求大幅成長,清潔能源技術的礦物需求將成長至少四倍,企業將加速研發金屬與稀土礦物回收技術。
(七) 脫碳能源,永續發展驅動潔淨能源體系建設,電動車因技術成熟、成本下降與相關法規要求,占新車銷售比重不斷上升。
(八) 低碳生活,減碳應用普及生活與產業,如何引導民眾建立低碳的生活型態,將是決定各國何時能實現淨零排放目標的重要因素之一。
(九) 韌性城鄉,抵禦自然及人為災害,實現安心生活,積極建立與極端氣候共存的相關基礎建設。

(十) 敏捷治理,生活及生產各面向更具彈性,因應各種變化,強化人類智慧與AI結合,發展以人為本的勞動模式。

瀏覽 452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