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時代來臨 工研院號召智囊團獻策引領產業乘風破浪創新局

記者鄧君/新竹報導

工研院10/30日舉辦生成式AI產業高峰論壇,邀請包括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國家發展委員會產業發展處、台灣大學等產官學研專家學者,從GAI風潮下的領袖思維、臺灣GAI產業發展、產業應用與產業落地等四大面向獻策,協助產業以GAI思維發展相關技術與應用,讓產業成為國際市場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助攻AI成為臺灣新競爭優勢。

工研院舉辦生成式AI產業高峰論壇,邀請各領域專家共同為生成式AI獻策,圖前排左起為工研院資深副總暨協理兼AI辦公室主任蘇孟宗、沛星互動科技(Appier)╱愛卡拉互動媒體(iKala)獨董簡立峰、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署長呂正華、工研院執行副總暨總營運長兼AI策略長余孝先、臺灣大學講座教授陳銘憲、人工智能公司董事長張榮貴、工研院副總暨行銷長林佳蓉。後排左起為工研院副總暨產科國際所所長林昭憲、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蔡芳文、工研院副總暨產業學院執行長周怡君、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秘書長林雅萍、鴻華先進科技協理陳榮貴、 沛星互動科技(Appier)首席科學家林守德、工研院資通所暨服科中心技術長郭景明、工研院資通所副所長兼AI辦公室副主任黃維中。(圖/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執行副總暨總營運長兼AI策略長余孝先表示,根據全球科技產業研調機構Omdia研究顯示,GAI(指的是可以生成文字、影像的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62億美元成長至2028年的585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56%。今日工研院舉辦生成式AI產業高峰論壇,號召各領域專家從GAI風潮下的領袖思維、臺灣GAI產業發展思維、產業應用發展機會、產業應用落地作法四大面向獻策,希望繼續引領產業「乘風破浪」,讓臺灣成為全球AI產業可信賴夥伴。

Appier╱iKala獨董簡立峰在論壇上分享「GAI風潮下的領袖思維與策略」,指出在程式開發產業中,2022年至2032年生成式AI市場規模年均複合成長率22.1%、達9,810萬美元,生成式AI儼然已敲開新賽局。在數位轉型框架中,賦能員工是重要的一環,企業領袖應鼓勵員工擁抱新工具多多嘗試,或選擇耗時、重複性高、低風險的工作,藉AI提升效能、增進營運效率。企業亦可成立跨部門團隊,蒐集數據、優化流程、自建模型等,發展出自己的企業大腦,進而加速數位轉型,邁向AI轉型目標。

工研院資通所副所長暨AI辦公室副主任黃維中表示,2025年將有30%企業導入生成式AI,未來臺灣勢必要跟世界競爭,目前生成式AI在內容創作、商務服務、研發製造、以及營運與供應鏈等面向,都有很多值得投入與導入的應用,而工研院在數位部數位產業署的FAST AI 等計畫支持下,也已開始投入相關技術的規劃與先期研發,整體來看,展望未來建議產業可布局包括資料、演算法、算力與可信任四大關鍵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

工研院資通所暨服科中心技術長郭景明也從訓練與維運的成本,分析GAI從基礎模型到客製模型的訓練評估,探討大型語言模型的幻覺及偏見消除技術及GAI的建置與落地考量,未來國內產業可望在既有AI基礎下,從文字與圖片、3D與影音、規格與流程、程式代碼、擴增資料等五大企業資料生成類型面向,掌握布局與切入機會,開拓GAI產業應用快速落地。


工研院擬定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作為研發方向,聚焦「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韌性社會」四大應用領域,未來將在人工智慧「智慧化致能技術」持續精進。

瀏覽 290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