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大黃振邦主任:「智慧航運低碳排,前景不可限量」

記者/周子寧

近日,巴拿馬運河上的航運狀況成為航、海運產業焦點,不少海運公司為避免塞船,為了快速通關證一擲千金搶破頭,不免讓人想起2021年長榮海運擱淺引起的蘇伊士運河阻塞事件。船隻在航行過程中除了航程規劃問題,還需考慮多變天候及能源消耗對環境的影響,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航運技術系系主任黃振邦表示:「目前全球物流運輸中,航運佔有90%,因此航運技術革新是全球性議題。」

新型雙燃船舶主機在進行廠試。圖/黃振邦主任提供

航運產業總量高 影響力大

黃振邦主任解釋:「現今市場快速變動加上海上氣候變化,很多狀況僅憑經驗無法應對,更需要精密數據的演算。」據統計一直以來國際間的物流大部分由航運承擔,各國巨量貨物與資料促使航運產業與人工智能技術早有接軌,舉凡倉儲調貨、船隊定位、氣象導航、智慧航行等都是應用範圍。而現階段人工智慧技術運用方面,更著重在環保、節能以及航行安全部分的深化。

更多新聞:西班牙阿爾赫西拉斯港與荷蘭鹿特丹港間 將建第一條綠色氫能海運航道

針對「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進軍零碳排傳產業」一事,黃振邦主任則說,其實在普遍運輸工具中,航運船隻屬於最低單位能源消耗和碳排量的運輸工具,但航運產業的總和量大於其他物流運輸工具,因此航運展業「淨零碳排」成為極為重要的課題。而國際間也早有「防止船舶污染國際公約(MARPOL)」用以預防和減少包括:意外污染和日常運營污染等狀況的船舶污染;且2024年1月1日起歐盟ETS規定上線,凡進出歐盟港口的船隻,都必須支付碳排放汙染費用,歐盟航線所有載運船都需受此規範。

我國新型雙燃料實習船御風輪建造中。圖/黃振邦主任提供

AI與相關人才是未來關鍵

各國組織大動作要求航運業者邁向低碳排,如何運用AI技術實現船舶能源節省便成環保關鍵。以相關企業測試中的智慧航行系統為例:AI藉由天候、海象及航線等因素演算,能節省超過 75,000 噸燃料,減少了 240,000 噸二氧化碳 (C02) 排放,持續優化的AI技術能幫助船舶更容易遵守排放法規。

黃振邦主任表示:「AI勢必會節省基礎人力消耗,未來航運業需要的人才需要懂得如何駕馭AI,並且應對產業需求量更大的趨勢。」他直言航運業會持續作為全球運輸主力,想進入該產業的職能培養方向也需應對時代變遷,以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航運技術系為例:該系著重培育符合國際公約要求的航運人才,讓產學兩界能順利連結。並表示航運業需求生力軍量仍大,除原有學制也會持續拓展學士後及進修部,只要畢業和通過測驗,若能進入前十大航運就職就能起薪17萬,未來升職船長薪資甚至高達數十萬,科技化後的航運業前景不可限量。

瀏覽 1,534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